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及其变迁,为该病进一步的防治工作及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3年4年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诊的34841例手足口病进行分析,并对收集到的830例住院病例临床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用特异性引物通过巣式RT-PCR方法进行病毒VP1段扩增及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果1.2010-2013年重庆地区手足口病每年存在4-7月和10-12月两个流行高峰。2010-2011年以春末和夏季为主,分别占全年病例总数的56.02%和53.87%;2012-2013年以冬季为主,分别占42.91%和40.53%。5岁以下占总病例的94.27%,男女性格比例为1.60:1,发病人群主要以散居儿童(60.1%)和幼托儿童(37.34%)为主。2.830例住院病例临床粪便标本中,①检出肠道病毒785例,其中EV71感染58.47%(459/785)、CA16感染18.09%(142/785)、CA10感染3.18%(25/785)例、CA6感染占8.79%(69/785)及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占8.79%(69/785)例,重叠感染占2.68%(21/785)。②每年第二季度EV71感染病例所占比例最大,而其他季度EV71比例下降、柯萨奇病毒比例上升。在柯萨奇病毒中2010年以CA16为主,2012年和2013年则主要以CA6为主。③每年均以EV71感染为主,CA16感染从2010年的31.23%降至2013年的4.67%,CA6感染比例从2010年的2.11%升至2013年的16.36%。④重症病例中,EV71感染为主占74%(66.15%-82.22%),而CA16呈逐年减少趋势(从2010年21.35%降至2013年2.22%);普通病例中,EV71感染为31.23%,CA16感染从2010年的51.81%下降至2013年的8.86%,而CA6感染比例从2010年的4.30上升至2013年的35.44%。⑤重症和普通型病例的病原谱中,随着年龄的增加EV71比例增加,而柯萨奇病毒所致比例减少。3.分子流行病学显示:EV71病毒株均为C4a亚型,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代表株同源性高,同时存在三个流行分支;CA16病毒均为B1亚型,B1a和B1b两个分支交替流行,CA6和CA10分离株与西班牙、芬兰等地近年来的代表株同源性高。结论2010-2013重庆地区手足口病具有季节分布特征明显,每年存在两个发病高峰,2010-2011年以春夏交季为主,2012-2013以冬季为主,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和幼托儿童,5岁以下发病率最高,男性患儿比例高于女性患儿。感染病原主要为为EV71、CA16、CA6、CA10,不同时期和季节其病原谱构成存在差异,EV71主要以夏季感染为主,柯萨奇病毒主要以冬季感染为主;CA16感染比例下降,CA6感染比例上升。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以EV71感染为主,普通型病例中EV71和CA16共同流行。分子进化分析显示,重庆地区分离到的EV71主要为C4a亚型。CA16病毒均为B1亚型,存在B1a和B1b交替流行趋势。CA10和CA6与世界其他地区代表株可能来源于同一原始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