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历时暴雨是湖北省夏季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强度大,致灾性强,易造成较明显的经济损失。武汉市做为湖北省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短历时暴雨带来的城市渍涝,对公共交通造成较大影响,社会关注度高。本文利用1961-2011年雨量自记观测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ECP1°×1°格点资料和红外云图资料对武汉市短历时暴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风、上升运动、辐合作用等的研究分析,划分了低涡暖切变东移型(Ⅰ)、北方深槽冷切变型(Ⅱ)、南方倒槽型(Ⅲ)和双涡型(Ⅳ)四种短历时暴雨类型,研究了暴雨发生的大气环流配置和中尺度系统的作用,以及水汽、动力、稳定度和能量等重要条件的主要特征,并结合实际个例分析,提出了四类短历时暴雨的成因和预报着眼点,探讨了其主要预报指标并在2013年进行了试报和检验,主要结果认为:(1)短历时暴雨年际变幅较大,1h30mm以上短历时暴雨当前处于较多时期,而3h50mm以上短历时暴雨当前则处于较少时期。短历时暴雨的月际分布以7月、6月为最多,与暴雨的分布相似;1~3月、10~12月则没有短历时暴雨发生。日内19时最多,13时出现最少。(2)除Ⅱ类外,武汉短历时暴雨个例大多受低涡或低值系统直接影响,占比83%。除Ⅲ类外,武汉短历时暴雨都有一风速超过12m/s的西南低空急流影响,卫星云图分析显示,西南低空急流左前方或低涡东北部的暖切变处容易生成中尺度对流云团,受切变、风速辐合或风向气旋性辐合作用,对流云团发展旺盛,造成短历时暴雨发生。(3)热力条件和对流不稳定条件分析显示,武汉平均K指数在36℃或以上,对流有效位能普遍在600~800J/Kg。θ se超过345K。对流不稳定条件0se(850hPa-700hPa)武汉大多在5K以上,Ⅰ类为3K。(4)水汽条件分析显示,除Ⅲ类外,武汉均位于湿舌内。单层平均比湿武汉14g/Kg以上,单层平均露点武汉大于4℃。3层比湿和超过38g/Kg,4层露点和超过34℃。垂直分布上看,湿层厚度高,500hPa比湿在4g/Kg以上。(5)工类短历时暴雨其主要形成机制在于高原东部四川盆地至重庆有低涡发展,低涡携带正涡度沿暖切变向东移影响湖北,低涡东北部暖切处强的辐合上升运动促进了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是造成武汉短历时暴雨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主要预报着眼点为:500hPa上高原东部有波动不断东传,中低层在高原东部至四川、重庆有低涡发展并分裂小低涡东向移出。武汉附近有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维持3h以上。暖舌走向为自西向东伸展,湖北中高层(500hPa、700hPa)西暖东冷。925hPa和500hPa比湿的显著减小,预示着强降水将明显减弱。(6)Ⅱ类短历时暴雨其主要形成机制在于深厚的西风槽携带的较强冷空气与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交汇产生强的上升运动形成锋面云系,锋面云系在中低层冷切变上强的风向风速辐合作用,激发出中尺度对流云团在武汉处加强,造成短历时暴雨发生。其主要预报着眼点为:西风槽深厚,槽后西北气流携带较强冷空气南下。副高控制华南大部呈东西带状。武汉位于高空槽前的暖脊前端。暖脊走向为自南向北伸展。925hPa和500hPa比湿的显著减小,预示着强降水将明显减弱。(7)Ⅲ类短历时暴雨其主要形成机制在于热带低值系统经华南入陆地,其外围东风波或低值系统内高湿气流受气旋性环流辐合作用与西风槽或特殊地形的抬升作用共同影响,造成短历时暴雨发生。此类型主要预报着眼点为:热带低值系统或东风波中的高湿气流在倒槽切变处辐合加强。西风槽与倒槽结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位于华东或沿海。(8)Ⅳ类短历时暴雨其主要形成机制在于高原东部低值系统东南向移出在贵州一带形成低槽,并在贵州附近有低涡生成东移,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气流向东北方向移出,分裂,形成双涡环流。低涡东北向移动到江汉平原,其东北部强的辐合作用,造成武汉短历时暴雨发生。主要预报着眼点是:西风槽系统、云贵低槽都较明显,副高位于东南沿海,有低涡沿副高外围气流东北向移动到湖北中东部、河南南部。暖湿气流主要来源于高原东部。(9)根据四类短历时暴雨的环流配置和要素特征结合个例分析,提炼了预报指标。2013年6次预报检验显示,1h雨强接近30mm的倒槽类暴雨易空报和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