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卷是带有一定信仰(佛教和民间宗教)属性的,融合了变文、忏法、戏文、杂剧等诸多元素的特殊说唱文本。宝卷的研究始于敦煌变文的研究。199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和重视,他们认为变文是一种曾在中国文学发展中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新文体。学者们在研究变文的同时,对宝卷的价值也逐渐重视,宝卷的研究被提上日程。学者逐渐发现宝卷文献的学术价值,对于其展开了多角度研究。本文以明代宝卷为研究对象,展开了此次的研究。明代宝卷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概括而言,可有如下数端:(1)有助于加深对佛教、道教、民间宗教(秘密宗教)的认识。(2)有助于拓展对民众文化生活的认识深度。(3)有助于整体古代宝卷文献的研究。(4)有助于对书籍史的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明代宝卷为中心,在概述的基础上,就明代宝卷的刊刻与流通、明代忏法与宝卷、明代宝卷的“宣卷”三个问题进行专门论述,以补宝卷中的研究不足。其中,“明代宝卷的刊刻与流通”一章整理出了关于明代宝卷有记载的刊刻地点与参与者,并论述其在宝卷刊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此外又从刊本宝卷的图像入手,一方面了解刊本宝卷图案特点及成因,一方面探讨其在流通中的作用。“明代忏法与宝卷”一章主要受到关于宝卷产生论题的启发,对宝卷与忏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探讨明代忏法兴盛对明代宝卷可能带来的影响。“宣卷—宝卷的传播与影响”一章主要就宝卷的口头传播方式“宣卷”作了专项研究,介绍了明代宣卷的形式和影响。不过,宣卷作为一种说唱文学,前贤学者对其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其中的曲调、编排形式等,所以这些方面,本章并未涉及。本文的研究方法是:(1)以文献为根本:综合梳理明代宝卷文献的全貌,并整理出该种文献的收藏整理状况。以方便对明代宝卷文献的利用。(2)内证与外证结合:宝卷文本内容与外部记载相互映证。研究宝卷文献,仅仅利用宝卷文本中的记载是不够的,但由于宝卷的特殊性,针对其的外部记载亦不丰富。所以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深入宝卷文献原本,充分从宝卷中挖掘材料。同时,亦需要在笔记、小说、史料及前人研究中挖掘材料。(3)研究中注重历史背景,并着重阐述宝卷与佛教、民间教派的关系,宝卷刊刻、流通、功能、影响等问题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