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6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脐内环穴对照组仅采用壮医脐内环穴调气法针刺治疗,常规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治疗。(1)观察组取穴:脐内环八穴,体穴:安眠三穴、内关、足三里、太冲、三阴交。操作:调气手法:进针前嘱患者做腹式吐纳运动,调整呼吸,稳定情绪,消除杂念;医者取脐内环八穴向外呈10°角放射状平刺约20mm,以无痛进针法进针。进针后不行针,不强求酸麻胀针感。针毕医者右手掌心对准患者脐部(距离约15-30cm),做顺时针缓慢旋转运动3-5min。然后针安眠三穴、内关、足三里、太冲、三阴交,以无痛进针法进针,过程不行针,留针30min后缓慢出针。(2)脐内环穴对照组取穴仅为脐内环八穴,操作手法同观察组针刺脐内环八穴的调气手法。(3)常规针刺对照组选用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随证配穴。操作:神门、印堂、四神聪用平补平泻法;照海用补法,申脉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操作。三组均每3天治疗1次,共治疗1个疗程(30天)。治疗1个疗程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脐内环穴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常规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三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PSQI评分比较:(1)治疗前三组PSQI总分及其7个成分得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2)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与脐内环穴对照组在PSQI总分及其7个成分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常规针刺对照组在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无差异(P>0.05),在总分及余下6个成分方面均有差异(P<0.05);(3)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总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睡眠效率方面有差异(P<0.05);在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方面无差异(P>0.05)。两两比较,在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与脐内环穴对照组无差异(P>0.05),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总分方面,观察组与脐内环穴对照组有差异(P<0.05),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方面,两个对照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在日间功能障碍、总分方面,两个对照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3)AIS评分比较:(1)治疗前,三组AI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差异(P>0.05);(2)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三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两比较,观察组与脐内环穴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脐内环穴对照组与常规针刺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1)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穴治疗失眠患者,在临床疗效、PSQI及AIS评分方面均优于单纯壮医脐内环穴调气法及常规取穴针刺手法。(2)壮医脐环穴调气法在AIS评分总分、PSQI评分总分及日间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常规取穴针刺手法。(3)基于壮医脐环穴调气法采用脐内环穴结合体穴的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及日间功能障碍,是失眠症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