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紊乱而发生的心脏节律、频率或激动顺序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和心脏停搏,心室停搏或颤动是心脏骤停的主要表现形式。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es ventriculartachycardia, Tdp)是院内患者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少见却恶性度极高。药物性的Tdp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为出现短-长-短周期,可有温醒及冷却现象。Tdp通常可自行终止,但极易反复,也可进展为室颤。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或诱因的基础上恢复心脏节律或控制心室率。近年来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发展突飞猛进,室上性心动过速和一些室性心动过速可通过射频消融治疗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仍占有重要地位,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尚不能被完全替代。尖端扭转性室速是多形性室速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在QT间期延长的基础上。获得性长QT间期最常见的诱因为药物因素,在住院患者中,药物性Tdp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药物对QT间期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尖端扭转性室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用药情况,以便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加安全、合理的应用药物,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出现。目的:以应用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与比较用药前后QT间期及QTc的变化,探究QT间期对Tdp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治疗策略。方法: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入院患者的1000余份电子病例中,查找诊断为心律失常的患者,入选标准为房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共找到病历68份;排除标准为经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最终应用药物治疗的共15例,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在50~84岁,平均年龄(61.4±9.19)岁。其中4例经药物治疗后反复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年龄在56~76岁,平均年龄(65.50±7.92)岁,其中男性患者1例,女性患者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所用12导联心电图仪均为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ECG-9130P。QT间期即从QRS波群的起始处至T波终点的距离,对同一患者选择同一导联观察。若T波末端难以观察,则选择从T波下降支最陡处画一条切线,以切线与基线的交点做为T波末端。对于房颤的患者,因R-R间期绝对的不相同,故选择最长R-R间期与最短R-R间期分别计算QTc,然后取平均值。手工测量测量各心电图V2导联QT间期,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结果:入选的15例患者中,共4例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其年龄在56~76岁,平均年龄(65.50±7.92)岁;其余11例患者其年龄在50~84岁,平均年龄为(59.91±9.17)岁,经药物治疗后仅出现QT间期延长,未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这与65岁以上的患者Tdp风险增加这一研究结果相符。入选的5例女性患者中,3例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入选的10例男性患者中,仅1例出现尖端扭转。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的患者,其用药后QT间期在480~520ms,平均QT间期在(508±16)ms;未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的患者,其用药后QT间期在320~500ms,平均QT间期在(409±49)ms。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的患者,其用药后QTc在500~550ms,平均QTc(528±19)ms;未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的患者,其用药后QTc(458±32)ms。4例出现Tdp的患者在间歇期QT间期延长,为470~510ms,平均(495±18)ms,可见频发的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ON-T现象。Tdp发生前其联律间期均较长,560~630ms,平均(598±26)ms。Tdp发作时QRS波群主波方向像围绕着一条假想线扭转。1例患者发作时迅速进展为室颤故给予电除颤处理,后给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余3例发作Tdp的患者均给予25%硫酸镁10ml,以0.9%生理盐水20ml稀释,缓慢静脉推注,均成功终止Tdp发作,但不能维持。因此根据血清中钾、镁离子情况,给予静脉维持补钾、补镁治疗,同时给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提高窦性心律治疗。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其余3例均救治成功。救治成功的3例患者中,1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发作Tdp,给予植入临时起搏器VVI模式,起搏频率为90~110次/分。结论:1.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出现Tdp的患者,QT间期比未出现Tdp的患者明显延长。2.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出现Tdp的患者,QTc间期比未出现Tdp的患者明显延长。3.明确Tdp诊断依赖于病史、诱因、发作时心电图,提高诊断意识,快速识别典型Tdp的心电图是有效治疗的前提。4.治疗Tdp的关键在于去除病因。给予补钾、补镁、提高心率等治疗可改善症状,必要时可植入临时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