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已形成沿海、沿边、沿江为主体的全方位开放格局,但同属于“沿边”的省际边界地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我国省际边界地区面积巨大,在已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中,陆路边界线总长为5.2万公里,分布着849个县(市),占全国总县数的39%。这些地区具有一定的共性:一是多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构造,自然资源禀赋十分丰富;二是多有革命根据地传统,比如湘赣边界地区、闽浙赣地区、鄂豫皖地区、湘鄂渝黔地区、太行山区、陕甘宁边区等;三是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呈南北纵向的“藏彝走廊”、“土家苗瑶走廊”和呈东西横向的“壮侗走廊”、“阿尔泰走廊”、“古氐羌走廊”基本上处在省际边界地区。省际边界地区往往较省域其它地区经济发展更慢,省域内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差距比东西部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差距还要大。省际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已受到广泛关注,是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
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于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以及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博弈论等分析方法,以湘鄂渝黔省际边界地区为例,从本质上分析了省际边界地区经济落后的根源,为边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首先从理论角度,探讨了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机理,提出经济协同发展路径。然后,通过对湘鄂渝黔边地区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边界效应对边区经济增长的制约效应,以及经济协同因素对边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进一步,通过考察湘鄂渝黔边地区之间区域经济联系,论文整体设计该地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实现湘鄂渝黔边地区空间优化、产业优化和制度优化。最终论文提出了湘鄂渝黔边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从而为省际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位崛起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最终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目的。
1.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1)论文对区域经济学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分类,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管理理论、空间结构理论、生态理论等三个方面寻找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支撑;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指导思想探究省际边界地区协同发展的政策依据。并对欧盟、美国和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闽东、成渝经济走廊等几个典型的协同发展区域为范例展开研究,分析他们的协作历程和协作方式。提出了边界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经验,包括: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健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制订区域经济合作章程;实现空间整合、产业集聚和政府合作等。
(2)论文宏观考察,发现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内外部均存在线性势差表征,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证明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为省级边界对经济发展要素割裂,并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论文证明了边界效应的存在,发现湖南省内、湖北省内、贵州省内、重庆市内4大板块的人均GDP空间差异变化趋势各不相同,但均呈现明显的离散趋势,省级边界割裂区域经济发展。论文从理论上提出,破解湘鄂渝黔边地区边界效应的关键是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序化系统形成制约变量,实现“空间整合”、“产业集聚”和“制度协调”。
(3)论文考察湘鄂渝黔边区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发现湘鄂渝黔边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并且这些资源的分布具有集聚性,为经济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贫乏的资金投入、割裂的市场环境、薄弱的交通基础设施、分散的城镇设施和地区政府之间的竞争关系是该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利用面板数据研究证明,以时间变量衡量的区域协同程度、以单位面积交通投资衡量的投入和各级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在一般意义上能够促进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但是从发展程度来看,虽然湘鄂渝黔边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但为更好地利用协同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该地区还需要着力推进经济协同发展。
(4)论文通过考察空间经济理论,在省际边界地区选择了点-轴开发模式为起点,以以轴构面、网络开发为中期目标,以圈层模式为终点的空间布局模式。点-轴开发视角下,湘鄂渝黔边区内现有经济中心的辐射范围和影响能力较低。湘鄂渝黔边区经济协同发展系统的纽带为文化子系统,基础为交通子系统,依托和载体为城镇子系统,主体为产业子系统,其中后三者为制约子系统。湘鄂渝黔边经济协同发展系统的空间形态发育阶段包括采取以点带轴“工”字型、以轴构面倒“本”字型、最终形成五面形经济圈的三阶段发展模式。
(5)论文考察交通子系统发现,较低交通基础发展水平和较高经济发展要求使得两者处于矛盾共生阶段,交通基础发展水平制约了湘鄂渝黔边区经济发展。要实现渝鄂湘黔边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消除交通基础发展的“瓶颈”约束,打造便捷、快速的交通基础网络。
(6)论文考察产业子系统发现,湘鄂渝黔边区已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主要问题是产业不能整合集聚,产业结构趋同。湘鄂渝黔边由于其历史地理因素,专门化程度高的主要在传统农业和独特旅游资源等方面,传统农业如油料、茶叶、肉类、烟叶等具有相对优势。第二产业中的建材、资源采掘、建筑行业等依靠当地丰富的资源存量,目前具有相对优势,但产业层次较低。从现实看,应着重实现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和特色农业产业集聚。
(7)论文考察城镇子系统发现,湘鄂渝黔边地区的城镇相互之间无法实现经济的覆盖衔接,边区经济存在断裂带,各主要城市的辐射尚不能笼罩整个边区。使得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与支柱产业的培育、沿线地区的协调发展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贯通边区的经济断裂点已刻不容缓。从湘鄂渝黔边区城镇发展状况判断,存在四条城镇贯通路径:一是构建数个“三小时”都市圈,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二是在现有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培育更多城市来补齐经济断裂区域;三是改善城镇通达能力;四是政府推动城市间的经济合作。
(8)论文考察地方政府的合作,发现湘鄂渝黔边区地方政府合作存在体制障碍,本质原因在于经济区域边界与行政区域边界不一致。从博弈分析来看,应提高地方政府之间合作效应值;提高地方政府内成员之间的合作因子值;提高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次数;提高贴现因子值。根据湘鄂渝黔边区的实际情况,要保证其实现经济协同发展,必须建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并保证其有效运转。该机制包括:构建多方位的政府合作制度;创立多层次的政府合作机构;建立多元化的民间协调组织;完善多体系的政府合作规则。
(9)论文提出以设定湘鄂渝黔边多民族走廊区域治理试验区为平台,并按照突出重点、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思路,提出了湘鄂渝黔边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2.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1)选题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省际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是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而凸显出来的重要问题。省际边界地区的快速发展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对中国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国内相关文献还较为缺乏,本文立足我国国情,对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了系统理论模型的阐释,并以湘鄂渝黔边为例,以定量分析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实例研究。
(2)理论上有一定拓展。论文系统分析了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得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如:发现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内外部均存在线性势差表征,而导致该现象原因为边界对经济发展要素割裂;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走协同发展道路,其路径是“空间整合”、“产业集聚”和“制度协调”;省际边界地区应选择“点-轴开发”模式为起点,以“以轴构面、网络开发”为中期目标,以“圈层模式”为终点的空间布局模式等。
(3)实证上有一定创新。论文在研究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紧密结合,探讨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途径,如利用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协同要素对湘鄂渝黔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运用协同模型分析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利用断裂点理论分析湘鄂渝黔边地区城镇的断裂程度等,在方法上体现了现代经济学方法的运用。
论文在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湘鄂渝黔边地区为例,系统分析了该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困境,并利用点-轴理论构建了该地区发展模式和阶段,提出了优化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产业和政府合作路径,得出了实践性很强的结论,如:该地区空间形态发育具有三阶段;交通基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矛盾共生阶段;着重实现特色旅游产业集聚和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地方政府合作存在体制障碍,本质原因在于经济区域边界与行政区域边界不一致等。
3.不足与研究展望
虽然论文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三个层面,以湘鄂渝黔边为例,对中国省际边界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但该问题涉及到经济学与地理科学的交叉,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亟待下一步研究:
(1)理论研究方面。空间边界效应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进一步用数理模型来阐述。可以将该问题纳入内生增长模型,分析封闭和开放贸易体系下,边界效应对边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分析,不同边界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模式。
(2)实证研究方面。原始数据的选取,可以利用更微观的企业数据进行分析:方法上还可以有所创新,比如经济协同要素与边区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分析,还可以利用联立方程组方法探讨二者的传导机制。
(3)政策研究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不同政策的效果,通过在典型地区的调查基础上,模拟不同政策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