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崭新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美国学者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是“深度模式的削平”,在网络文化中具体表现为内容的平面化、复制化、去中心化等。在网络文化背景下,传统的阅读模式和纸质刊物受到了挑战和冲击。《读库》作为一本具有精英文化态度的纸质刊物,在网络文化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取得较为成功的发展,其选题策划方面并没有迎合网络文化的潮流,而是始终注重选题的深度性、趣味性和多元性,呈现出“没有削平的深度模式”的特点。基于《读库》作为代表性的纸质刊物,以及选题对于刊物的重要性,对《读库》选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全面剖析了《读库》选题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呈现的“没有削平的深度模式”特点。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从《读库》的选题布局和选题类型上对选题特色进行了分析。《读库》的选题布局具有高度的时代敏感性,尽量做到文艺与智力、历史与现实的平衡,使选题布局更加完整和全面。同时通过设置多元的选题类型,形成了文化内涵与时代感并存的选题特色。第二部分对《读库》的选题理念进行了分析,分别从选题渠道、选题范围、选题内涵、选题视角和选题定位几方面进行阐述,重点分析了《读库》选题理念中的开放性、深度性和趣味性。第三部分进一步分析了《读库》选题的价值追求,主要通过《读库》选题中区别于虚拟网络空间的沟通模式、思考方式以及内容呈现方式,来探究选题中所表达的理性和内敛的态度。第四部分深入探讨了《读库》选题蕴含的精神内核。张立宪作为《读库》的主编,其思想理念和追求始终贯穿于《读库》的选题当中,因而《读库》选题的精神内核中深刻蕴含着知识分子群体对于人类社会深厚的人文情怀,同时包含着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现实的抗争和对理想的坚守。而《读库》选题对刻板框架的突破、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揭露等本质上都是社会精英群体的责任感的表现。本文通过这四个部分的阐述,并采用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些相关理论,对《读库》选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期能够给其他传统纸质媒体在选题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