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消费既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潜力巨大,且贡献持久。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增长求速度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社会最终消费率尤其是居民消费率严重偏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妨碍了我国消费增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作用的发挥。尤其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长期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发生变化,外贸出口萎缩,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被最大化,在此背景下,审视和研究我国的消费问题,分析并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对充分挖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消费理论源远流长,不同视角的消费问题研究著述颇丰。鉴于居民消费在社会消费中的主体地位,本文将研究视角定位在我国居民消费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上,着重研究可以量化分析的居民消费结构。通过全文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整体上达到了小康型并逐步向较富裕型转变的阶段,但居民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比重偏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居民消费差距较大等问题突出。在此背景下,文中采用结构分析法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等方法,量化分析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所呈现的总体变化趋势,即从基本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发展型消费转变。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幅度稳中上升,享受、发展型消费对结构变动的贡献率提高,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趋势明显,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享受、发展型消费成为居民潜在的消费重点。文中对居民消费结构按吃穿住用行服务分类,深入细致的对其内部结构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居民更加追求吃的营养化、保健化,穿的个性化、多样化,住房消费需求旺盛但问题突出,用品消费追求更高质量和更高档次,出行方面私人汽车消费日渐成为社会消费热点,以医疗保健、教育文化、电子信息为核心的服务性消费比重将会不断上升。然后,通过消费结构合理化标准的确立及衡量指标的构建,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及优化消费结构的各途径展开分析。最后,总结全文研究内容,并对相应理论进行了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