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瘤(astroglioma,AG)是一种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肿瘤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或灰质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低级别(LGAs)/分化良好型(WHOⅠ—Ⅱ级)与高级别(HGAs)/分化不良型(WHOⅢ—Ⅳ级)两大类,根据WHO 2000年神经系统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星形胶质细胞瘤分为6个亚型。星形胶质细胞瘤预后与组织学分化、病理类型、浸润部位、手术切除程度等因素有关,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肿瘤血管形成在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实现瘤组织氧和养料的供给,而且为肿瘤细胞提供了播散转移的捷径。血管形成有赖于血管生成因子及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在实体肿瘤中表达,如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α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β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等。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是近年来发现并受重视的肿瘤细胞生长因子,与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PD-ECGF)的结构和作用相似,因此TP又被称为肿瘤相关血管生成因子,它可能通过血管生成作用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近年来,研究发现TP在乳腺癌、膀胱癌、卵巢癌、胃癌、子宫癌中水平升高、且发现与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相关。但目前TP在脑肿瘤研究较少,本试验在于探讨TP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TP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病理分级关系,讨论其表达是否可以作为病理分级及判定预后的参考指标。方法:本次实验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获得2003~2005年诊断明确的脑星形胶质细胞瘤208例,并从计算机随机抽样60例,调出相应的病理切片,光镜下排除有明显出血坏死等不宜做免疫组化石蜡标本后获得符合条件病例50例,并记录病例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尸解正常脑组织病例5例,鼠抗人单克隆抗TP抗体选取乳腺炎石蜡标本1例(阳性对照)。鼠抗人单克隆抗CD34抗体选取扁桃体炎石蜡标本1例(阳性对照)。将上述符合条件病例蜡块每例切片3张,利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它们TP、CD34的表达,TP表达依据阳性细胞百分数及染色强度计分,并分为TP(+)和TP(-)两种表达结果,CD34染色标记微血管计算MVD,用统计学方法分析TP与病理级别、MVD与病理级别关系,以及TP与MVD相关性。结果:1.5例正常尸解脑组织TP表达均阴性(-)。2.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WHOⅢ~Ⅳ级)T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WHOⅠ~Ⅱ级)(X~2=20.07,P<0.05)。3.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值明显高于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t=7.20,P<0.05).4.TP(+)组MVD值高于TP(-)组,且TP表达与MVD明显正相关(r=0.692,P<0.05).结论:TP表达及MVD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而且TP表达与MVD呈正相关,TP可能通过肿瘤微血管生成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生长并影响预后,TP及MVD可以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病理分级及判定预后的参考指标,并可以进一步研究TP具体作用机制,为星形胶质细胞瘤化学治疗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