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胱抑素C作为肾功能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已经逐渐被业内人士认可,它是由CST3基因所编码,由有核细胞以固定的速率生成的。在肾功能正常的前提下,胱抑素C是否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潜在的危险标记物已经引起专业人士的关注,尤其是在冠心病的预测上可能与其他指标互补的小样本研究也有了报道。而急性冠脉综合征已然成为冠心病中死亡风险较高的严重的心血管病事件。冠脉内不稳定的易碎斑块与血栓形成均可导致冠脉发生阻塞。目的:本临床研究是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胱抑素C的研究,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体内胱抑素C含量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同亚组胱抑素C的变化,探寻胱抑素C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示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工作者在此类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诊治中提供帮助。方法:临床资料:1.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辽宁省人民院循环科因胸痛及急性冠脉综合征入住而行冠脉造影的病人。记录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年龄及性别,吸烟及饮酒,既往可否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急性胃炎及肝硬化等)、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疾病、糖尿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及肿瘤等严重慢性病。2.患者入院24小时内进行血常规、心肌酶谱系列(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心钠素、血尿酸、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尿素氮及肌酐)、尿便常规等生化指标检测,对入选患者在冠脉造影前进行胱抑素C检测。所有生化指标均由辽宁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检测。3.冠脉造影:选择多体位、不同投照角度进行冠脉造影,左冠脉使用左前斜+足位、左前斜+头位、右前斜+头位/足位等角度造影;右冠脉采用头位、左前斜或右前斜等不同角度造影,辽宁省人民医院循环科高年资介入医生阅读造影结果,并以国际通用QCA方法评估冠脉造影情况。冠心病需满足冠脉管腔直径狭窄大于或等于50%。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可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分组方法:1.对照组患者126例,平均年龄55.76±9.90岁;实验组患者660例,平均年龄55.88±10.06岁。2.首先根据急性冠脉综合征类型进行分组,包括35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平均年龄55.98±10.00岁;187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16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按照冠脉病变的支数可分成:128例单支病变;107例双支病变;122例三支病变。4.急性心肌梗死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可分成:84例单支病变,74例双支病变,145例三支病变。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应用SPSSl8.0统计软件进行,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的数据,应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应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采用线性相关与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学有意义以P<0.05作为衡量标准。结果:1.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性显著(P<0.05);急性心梗组与对照组胱抑素C含量同样差异性显著(P<0.05);UA组与AMI组胱抑素C含量差异仍然具有显著性(P<0.05)。2.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单支、双支、三支病变胱抑素C含量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支病变组比单支及双支病变组胱抑素C含量高(P<0.05)。3.急性心梗中急性ST段抬高性心梗组与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梗组中胱抑素C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梗组胱抑素C含量与急性ST段抬高心梗组胱抑素C含量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4.急性心肌梗死组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胱抑素C含量也分别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中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5.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病变支数与胱抑素C浓度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671,P<0.05)。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支数与胱抑素C浓度也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104,P<0.05)。结论: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同种类中胱抑素C水平存在差异。2.胱抑素C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有关。3.急性心肌梗死中胱抑素C水平变化与心肌梗死类型无关。4.胱抑素C可能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程度预测的生物分子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