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化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高分子复合热电材料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将热能与电能进行直接转化的材料。热电材料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应用方便、无噪音、安全可靠等优点已经被应用于航天、医疗、精密仪器、工业废热利用等领域。然而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热电材料价格昂贵、制备复杂、热电转化效率低等众多不足也日益凸显。热电材料的低维化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成为了其新的发展方向。  碲化铋及其衍生物是目前室温条件下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之一。从理论推测和目前的实践证明一维结构的碲化铋纳米材料性能最好。对一维结构碲化铋纳米材料形貌调控的研究有望进一步提高其热电性能。以高分子材料为基体,与碲化铋纳米材料复合制备高分子复合热电材料,有利于降低热电材料的成本,便于加工成型。因此本文结合了热电材料发展的新方向,先采用热溶剂法制备出了晶须状、棒状、颗粒状碲化铋纳米材料,重点研究了一维碲化铋纳米棒的形貌调控及其生长机理。然后选取制备的碲化铋纳米棒与聚醋酸乙烯酯复合制备高分子复合热电材料并对其热电性能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结论:  1、在没有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碲化铋纳米材料呈晶须状。随着氢氧化钠浓度的不断增加,碲化铋晶须从长度为5μm以上,晶须间交错生长,形貌规整度较差变为长度减小到1μm左右,晶须间交错生长明显减少,形貌规整度提高。这说明了可以通过改变氢氧化钠的含量对碲化铋纳米材料的形貌进行调控。  2、在没有氢氧化钠的条件下,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含量的不断增加,所制备的碲化铋尺寸不断变小,从碲化铋纳米晶须向碲化铋纳米颗粒转变。当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为2.5g/L时,碲化铋纳米材料的长度变为120nm左右,直径减小为60nm左右,尺寸规整度明显提高。这是由于聚乙烯吡咯烷酮吸附于晶体表面阻碍晶体在某些晶面上的生长,从而控制了碲化铋纳米材料的形貌。这说明了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含量对碲化铋纳米材料形尺寸大小以及形貌规整度。  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氢氧化钠都存在的情况下,所制备的碲化铋纳米材料呈棒状结构。当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保持在2.5g/L时,随着氢氧化钠含量的增加,碲化铋纳米棒长度先边长后变短。当氢氧化钠浓度为7.5g/L时,纳米棒的长度达到了500nm左右,纳米棒形貌高度统一。当氢氧化钠浓度保持在5g/L时,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的不断提高,纳米棒的长度也出现了先变长后变短的现象。此时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为5g/L时,纳米棒的长度达到了1μm左右。这说明了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氢氧化钠共同作用下,通过对反应速度和晶体生长的定向调控,可以制备出直径小,长度较长,形貌规整度高的碲化铋纳米材料。  4、研究发现随着碲化铋含量的不断提高,复合材料热导率和电导率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赛贝克系数明显提高。其中碲化铋含量为25%时,此时复合材料的的赛贝克系数达到了38μV/K,而热导率仅为0.405W/mK,ZT值为1.08×10-19,ZT值比碲化铋含量为5%时提高了2个数量级。这是由于碲化铋含量的提高促进了复合材料赛贝克系数和电导率的提高,保持了较低的热导率,从而提高了ZT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入铜纳米粒子后,随着铜含量的不断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明显提高,从6.3×10-14S/m提高到6.7×10-6S/m,提高了8个数量级。热导率略有提高,而赛贝克系数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当碲化铋和铜的含量分别为25%时,此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达到了6.7×10-6S/m,而ZT值达到了3.14×10-12,比没有加入铜纳米粒子时相比提高了7个数量级。说明通过加入铜纳米粒子来提高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其他文献
随着染印行业的快速发展,染料废水的产生量急剧增大,由于染料废水中含有很多有害的难降解的物质,这给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能够有效的降解染料废水,本文以罗
块体金属玻璃的室温脆性和应变软化,形状记忆合金的加工性能是这两种先进功能结构材料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选择高温形状记忆合金且拥有较强非晶形成能力的Ti-Ni合金,
本文选择“Nadezhda-2”型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作为处理装置对几种体心立方金属和合金进行轰击处理。并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电镜(SEM)、透射电子电镜(TEM)等测试
由于生物医用镁合金具有很好的力学相容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已经受到了材料领域和医学领域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镁活泼的性质导致的降解速率过快,降解过程难以控制
本课题以维生素C废水二级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开展废水深度处理中试研究,确定最佳处理工艺及运行控制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2万吨/d维生素C废水深度处理工艺设计,并分析其技术经济可行性,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中试研究,确定最佳处理工艺为“两级MCM耦合生化+二级臭氧生物炭”工艺,当系统进水COD、TN、NH3-N和TP分别为173mg/L~491mg/L、29.5mg/L~42.1mg/L、7.0
将粘弹性材料纺制成中空纤维是新型阻尼材料的有效拓展,使得在原材料阻尼的基础上附加了气囊阻尼,结构的总阻尼损耗因子得到提高。然而本课题组这种特意创新设计的由壁面带孔和纤维中空所形成的非封闭气囊阻尼结构,其气囊阻尼的关键影响参数识别和调控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此给出了全新的研究结果。首先通过对该中空纤维纺丝制备工艺参数与纺丝铸膜液配方的调节控制,制备出不同中空内径、不同壁面厚度、不同壁面孔
学位
文章介绍了设施农业生产中的温室生态健康问题,提出了依托现代物联网传感、信息处理、传输、发布等技术对温室生态系统数据进行采集,应用温室生态模型技术对主要病虫害进行动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苯环的有机污染物,其易挥发、难溶解,具有三致性(致癌、致畸、致突变)。多环芳烃还易与氮氧化物和臭氧反应,这些特性使多环芳烃成为空气颗粒物重要污染物之一。环境空气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人为源,燃烧源和机动车排放源就是人为源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交通道路中,受机动车排放影响,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污染严重,对城市交通道路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进行研
学位
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政策的要求和有色金属工业科技的进步,铜冶炼炉衬材料的使用条件越来越苛刻,因此对耐火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铜冶炼工业中广泛采用镁铬质耐火材料,但镁铬砖
可控制备新型可见光活性催化剂在环境治理和能源领域都有深远的意义。本论文以此为目的,选用TiO2和AgX两种半导体为基体,通过光还原Ag+制备Ag@半导体等离子体型催化剂。具体内容如下:(1)以商用TiO2(P25)为基体,采用光还原法制备了形貌可控的Ag@P25复合纳米晶,TEM观察到大小为1–3nm的Ag纳米簇均匀的锚定在P25表面;通过调整反应体系中Ag+的浓度制备了不同Ag含量(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