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济校园建设实践中本土现代建筑的多元探索(1952-1965)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同济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的大潮中创立建筑系,并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土建工程类高等工科院校。依附本校的学科优势,建国初期的同济大学相继成立附属的设计机构,自主营建校园并承接上海各高校在改组后的校园基建任务。其中,1950-60年代由本校建筑系教师们亲执设计的同济校园建筑,相较于同期建设的其他高校校舍,建筑形式风格更多元,设计中的事件性和典型性更突出,并透出在建国初期多方探索如何实现本土现代建筑的执着。
  本文选取1952-1965年间同济大学校园建筑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已有研究和图档,从具有现代特性的作品中筛选出“空间”、“民族形式”、“结构技术”三个与同济校园建筑中本土现代性密切关联的关键词。通过口述采集与客观史料的分析,厘清此段实践中同济校园的规划建设和其建筑典型案例及设计事件的历史事实。基于有形的历史,以文远楼、中心大楼设计竞赛、同济大礼堂三个案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将同济校园对本土现代建筑的实践划为三条探索路径,分析阐明不同探索方向对现代建筑的认知与其现实的设计方法。
  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对同济大学在1952-1965年间建造的现代校园建筑作品进行解读,探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土对现代建筑的认知与运用的设计方法并非仅仅止于对西方现代建筑形式风格的模仿,而是基于西方理论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土的时代特征与精神的一种再创造。如何将历史中存在的特殊实践案例与其他实践串联成线索,也是本文研究意在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建成环境是国家和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对既有建筑的循环利用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选题将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由历史建筑转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师通过改建、扩建和修复在既有建筑里改变其结构、材质和构造,使它适应一座当代博物馆的功能需求。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里,保护理论和科学、博物馆内涵都在不断扩充和演变,除建筑设计外,有遗产保护、建筑技术、策展等更多专业领域融入到项目中,这使得此类项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不到40年城市化率由20%提升到50%以上。城市发展也迅速面临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型。“城市更新”作为“存量规划”的重要内容,受到越来越多重视的同时还亟待更多的研究与尝试。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城市更新的概念不断丰富,更新模式也历经了“政府主导,推翻重建”、“市场主导,公私结合旧城开发”、“公、私、社区三向伙伴为基础,上下决策相结合”的不同阶段[1]。历史
学位
从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着手,通过对于文化演艺产业的现状以及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大背景的分析,可以确定工业遗产改造为小型观演空间这一具体的改造类型有着广阔的前景。不难预见,在不远的未来将会出现大量的相关实践。故笔者希望对于此类改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来填补这一具体研究领域的空白,并总结出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设计方法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参考。明确了选题的研究价值之后,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的准确定义以及研究范围,然后选
TOD开发模式以其高效率的特点得到大中城市的大规模复制性的运用,是集约型城市开发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受限于传统的平面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即便城市高层建筑在轨道站点附近聚集,其空间组织依旧是基于平面化的城市层面。垂直方向的空间与城市产生了断裂,城市高空形成一个个高层的孤岛。TOD模式要求在站点附近集中高强度的开发,城市高层建筑向站点附近聚集,为城市平面要素的垂直向延伸提供了可能性。  论文在既有研究的基
学位
空间体验是建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空间体验中一种特别的意识现象,现象的同时性。这种意识现象表现为,在连续的空间中,主体感受到一种游离的空间体验,在对空间的认识中同时存在多重解读的可能性,能够激发体验者深入而动态地阅读空间。为了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对这种体验进行研究,本文引入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内容,基于意识层面,对相应的空间体验加以分析,最终达到揭示该意识现象的目的。  本文分为六章。在第一
学位
本文依托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具体实践经历,以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详细剖析二里头遗址博物馆设计建造的全过程。论文结合相关理论及二里头遗址博馆的实际建造过程,从材料地点性、文化性、象征的角度,材料表面与饰面的角度,材料建造逻辑、建构与非建构的角度对材料的文化表达、知觉表达、建造表达进行论述,讨论材料与知觉、空间、时间、文化、建造等方面的关系,希望能够对遗址博物馆材料建构表达设计做出积极探讨。  
本文在中国建筑行业由快速建设阶段逐渐向平稳发展阶段过渡的背景下,主要探讨了建筑物生成过程中受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建筑物生成后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两个方面,即建筑物的社会性。本次调研,选取杭州市F区W村的乡村营造项目为例,通过访谈、观察等手段,对该项目的生成及生成后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在项目的生成方面,着重调查了该项目的生成过程、生成中的主要参与者、参与者在其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各社会角色在其
本文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研究对象,从环境行为学的视角出发,基于空间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应用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方法对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深入研究了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模式及养老设施空间设计策略,同时探讨了参与式行动研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旨在填补养老设施实践性研究方面的空白,以实际项目经验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空间规划、建筑设计、管理运营等提出策略建议,为参与式行动研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案例及经验参考
从1998年起,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建设大学校园的热潮过后,国家于2015年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已有校园环境及硬件设施跟不上世界一流大学的配置时,校园更新和校区总体规划导则的编写变得十分重要。  在当下,城市设计作为新兴学科形成了自己一套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的雏形,在教育理念的转变、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后勤社会化、大学城的建设等原因下,开放式大学建设需
学位
日本的居住环境防灾体系是世界上公认的成熟而有效的机制,它是以日本防灾基本规划为基础,各级地方政府针对当地的防灾问题而建立的。名古屋市是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自然灾害多发的日本城市,它面临近期可能发生大规模地震海啸事件的潜在威胁,其居住环境防灾体系在近几年有了更综合性和人性化的发展。以名古屋为例的居住环境防灾体系对中国的城市防灾而言,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第二章概述日本防灾体系的构成和居住环境防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