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分布特点,探讨远端破口的分型方法;比较两种不同处理原则下腔内隔绝术的疗效,探索性提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处理原则。方法:采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检索所有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出院诊断包括主动脉夹层的病例,调阅其CTA等相关影响资料,对夹层远端破口的分布情况进行记录,并根据CTA资料筛查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分组,按照不同的处理原则将主动脉夹层合并远端破口的患者分为两组(1.序贯处理组:采取由近至远的原则,腔内修复远端破口,如不处理内脏动脉处破口,则亦不处理其远侧破口;2.非序贯处理组:不处理累及内脏动脉的破口,其余远端破口行腔内修复),分别对其术后不适主诉(胸背部、腰背部疼痛)发生情况、术后支架远端再破口发生情况及假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查阅11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CTA资料,其中有101例合并有远端破口(87.83%),且同时合并2个及2个以上远端破口的患者有89例(88.12%),此10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共计有240个远端破口,平均2.37个/例,其中位于原发破口至腹腔干动脉之间主动脉区域的远端破口有24个(10%),位于腹腔干动脉至肾动脉之间主动脉区域的远端破口有135个(56.25%),位于肾下腹主动脉段的远端破口有57个(23.75),位于双侧髂动脉的远端破口有24个(10%)。从此115例患者中共筛查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有53例,其中序贯处理组37例,非序贯处理组16例,比较两组术后不适主诉发生情况及术后支架远端再破口发生情况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假腔变化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合并有远端破口的存在,而远端破口多好发于累及内脏动脉开口区域,结合其位置分布特点及处理方法的不同初步提出远端破口的分型方法,即:Ⅰ型:内脏动脉以上破口;Ⅱ型:累及内脏动脉的破口;Ⅲ型:肾下腹主动脉破口;Ⅳ型:髂动脉破口。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发现序贯处理组的患者预后优于非序贯处理组,在临床工作中,首先应根据远端破口的大小及反流量、假腔增大的速度以及有无濒临破裂的临床症状决定是否处理远端破口,若需处理,则在处理时应按照由近至远的顺序依次行腔内修复,如不处理内脏动脉处破口,则亦不应处理其远侧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