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任伯年作为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为晚清死气沉沉的人物画坛吹来了新鲜的空气。任伯年的人物画在受到“西画东渐”的影响下,绘画吸收了民间和西画因素,形成与市民阶层审美口味相结合的图像风格,将传统写实人物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这对二十世纪的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之后徐悲鸿主张的写实人物画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之路。 “西画东渐”在中国早已有之,中国传统人物画受外来艺术样式影响主要有三次,东汉末年开始的西域佛像画法的输入;明末清初以利玛窦、郎世宁为代表的西洋法的影响;二十世纪以徐悲鸿、林凤眠等留学派为代表的对传统画法的改良。这三次的影响一次大过一次,不断与传统的画法进行抗争、融合、互渗。任伯年身处在第二次“西画东渐”鸦片战争之后,清同治年间至清末时期,这一时期“西画东渐”主要影响到新兴的开埠城市。任伯年在受到时代的影响后作出了自己的艺术实践,在其几个阶段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任伯年从学习传统到接触西画,再到将西画技法与本民族的传统艺术语言相互融合的技法演变过程。而导致任伯年人物画技法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形态由农耕文化向城市化转变影响审美对象、审美意识的转变;时代的审美风尚逐渐走向了世俗化、大众化、真实情感的表达。 在时代背景的变革下,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技法也在顺应时代的潮流和需求发生变化。从基本的观察方法,到造型,再到线条、晕染方法、透视比例、色彩上都与传统人物画技法和审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中国传统人物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外来图像经验和中国传统图像经验碰撞所产生的新的视觉和审美趋势。同样,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也面临着在各种文化混杂的视觉经验中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