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湿地,对该地区的水量调节、生物栖息、物质能量循环、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长期以来,由于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城市的扩张,加之气候变化、湖泊自身演替,使得白洋淀湿地面临严重退化威胁。开展湿地退化过程机理及其表征的研究对于湿地的有效保护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河北安新县南刘庄一带白洋淀退化湿地为研究区,选择一组沿府河入淀口至淀中湖区污染物浓度梯度逐渐下降的采样点,通过近2年的野外及实验室研究,对湿地土壤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脲酶活性以及土壤、水体、底泥常规理化指标进行监测分析。探讨了不同污染梯度下,土壤酶活性时空变异规律,分析了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环境要素,提出了湿地退化修复和保护的技术、策略建议。
研究区内土壤、水体、底泥理化指标监测结果表明:污染物输入湿地后,经水体、土壤、岸边带净化,浓度逐渐减小,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春季和冬季淀中水流方向平稳,水量较充足,水质较好。夏季水量少,人为干扰加剧,水质较差。通过对横断面理化指标分析,发现岸边带对有机质和全氮有较强的截留作用。与其他湿地比较,白洋淀土壤中C/P比失调,营养物质富集程度较高,不利于湿地环境的健康。
选择白洋淀芦苇湿地内部参与有机物质转化的磷酸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为指标,结果发现:湿地岸边带土壤中磷酸酶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垂直剖面自上而下有明显的递减规律,β-葡萄糖苷酶活性递减较磷酸酶活性更大。在水平方向,脲酶、β-葡萄糖苷酶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和0.640。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地方,磷酸酶活性也较高,土壤酶活性可能是对湿地土壤的污染物浓度及可利用营养物质的响应。
将白洋淀湿地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时空变异与水文波动、气温变化、营养物质循环等主要湿地环境因子相结合的分析表明:湿地岸边带土壤磷酸酶与水位和温度的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633和0.619,表明土壤磷酸酶活性受季节水位波动影响较温度变化影响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地区磷酸酶活性季节变化也较大,间接反映了湿地生物降解能力受营养底物驱动的规律;综合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给出表征湿地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回归方程,对湿地环境因子进行初步评估。
通过长期的野外考察,结合理论研究和文献综合分析,对白洋淀现状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白洋淀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水资源过度开采、土地不合理开发、景观结构破损、污染物质累积。提出应重视水文、营养物循环、景观构建、湿地功能区划和评价等关键问题及统一协调的综合保护策略,以及人工湿地、岸边缓冲带、人工塘等景观修复技术,绿色农业、养殖、旅游等生态开发技术,为白洋淀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