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开埠与清末济南社会变迁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4 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和山东巡扰周馥奏请,经清政府批准,济南出中国自行辟为商埠。由地方督扰奏请,中国自主开放铁路枢纽地区和内陆经济中心城市,这是近代商埠沿革史上的创举,是山东地方当局为防止因德国所修胶济铁路通车后出现德国势力向内陆扩张、中国主权再失的重大举措,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其有重要意义,也是山东主政者通盘筹划山东近代化事业,为推动山东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政策性调整。 本文从四个部分对济南开埠的历史背景、开埠经过、社会变迁、济南自开商埠的特点、意义及有关主要问题做一初步论述,希望有助于今人对此段历史的全面理解济南现代化发展脉络。这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要性和必然性。主要内容如下: 社会历史背景。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对华侵略加深,中国面临更加严峻的旧家及民族生存危机。在意识到开埠“利害参半”甚至是“利大于弊”的情况下,出魏源了19世纪 40 年代提出,70年代后鼓噪一时的“自开商埠”主张逐渐被清政府接受,并作为“商战”的重要举措。在20世纪仞的清木新政中“自开商埠”被隆重推出,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山东地方当局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于 1904年存济南自开商埠,成为第一个自开商埠的省会城市。 开埠经过。主要介绍了筹划开埠事宜,设局勘界,拟定章程等内容及开埠经赀的筹措方法。 社会变迁方面。主要论述自开商埠后,商业及工业方面的发展,交通的改善、文教事业、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及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济南开埠的特点及历史意义。济南开埠是内陆通商口岸。选择铁路枢纽地区开设陆路商埠是国内首创。与约开商埠不同,济南开埠具有挽回利权、自强爱国的强烈民族色彩,反映了开埠主持者较强的民族意识,主权意识和开拓进取意识。济南开埠是城市发展史上的罩程碑。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考察明清时期婺源的地方公共事务,探讨官僚与士绅在地方政治中的互动关系,揭示地方权力体系的演变趋势。全文共8章,约15万字。 关于明清时期的地方政府与士绅阶层,国
本文从致仕制度的历史沿革入手,对散见于各种史料中的唐代官员致仕情况进行条分缕析,深入剖解了该制度包含的有关政策、运行情况、对封建统治的影响,同时专辟一节,对官员致仕后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宋元时期闽西地方动乱及其相关问题的考察,探讨了这里的动乱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在北宋,这里所谓的动乱主要是国家政策与地方日常生活逻辑冲突而造成的“盐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