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靶向肽的强化融合蛋白和化学偶联物的制备与抗肿瘤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型化、高效化是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发展趋势,与抗体及其片段相比,靶向肽具有分子量更小、免疫原性更弱的优点。本论文第一部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CD13靶向肽NGR(Asn-Gly-Arg)与力达霉素辅基蛋白的融合蛋白,再通过分子强化技术组装发色团,得到有活性的强化融合蛋白,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抗黏附肽RGD(Arg-Gly-Asp)与云南霉素(yunnanycin,YNM)的偶联物,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1.CD13靶向肽与力达霉素强化融合蛋白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NGR-CD13是良好的肿瘤新生血管靶向系统,NGR序列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CD13异构体特异结合。力达霉素(lidamycin,LDM,又叫C1027)是大分子肽类抗肿瘤抗生素,由辅基蛋白(lidaprotein,LDP)和活性烯二炔发色团(active enediyne,AE)构成,发色团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但不稳定,辅基蛋白对发色团起保护作用。LDP和AE以非共价键结合,可以拆分和重建,重建后的蛋白具有同样的细胞毒作用,这为体外LDP融合蛋白与AE的分子重建提供了基础。本研究先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NGR肽与LDP的融合蛋白,再通过分子强化组装发色团,得到有活性的强化融合蛋白,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以含ldp基因的质粒pEFL为模板,通过PCR的方法得到含信号肽pelB、NGR和LDP编码序列的融合基因sngrldp,信号肽的表达可以使目的蛋白最终分泌到周质腔,同时在sngrldp基因两端加入NdeⅠ和XhoⅠ酶切位点。PCR产物长约0.4kb,将PCR产物通过T4 DNA连接酶连接到T载体,酶切及PCR鉴定后测序。测序无误后,将T载体进行NdeⅠ/XhoⅠ双酶切,得到含粘末端的sngrldp片段,再通过T4 DNA连接酶连接到经同样酶切的pET30a(+)表达载体中。酶切鉴定无误后,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化表达菌E.coli BL21(DE3)starTM。确认发酵液中有目的蛋白表达后,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的诱导条件为:菌体起始密度OD600为0.8,IPTG浓度0.05 mM,诱导时间8 h。对目的蛋白纯化前,先通过硫酸铵沉淀法浓缩目的蛋白,硫酸铵浓度为60%饱和度。由于pET30a(+)载体上带有His·Tag标签,故采用NPNTA His·Bind树脂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纯化后的蛋白定量分析,每升发酵液可得到纯度在95%以上的目的蛋白约10mg。纯化产物还原电泳和非还原电泳均得显示单一条带,巯基含量检测发现自由巯基含量约为0.687%,说明NGR-LDP已折叠为正确构象,且并未形成链间二硫键。ELISA法检测NGR-LDP对肿瘤细胞的结合活性,同时以不含NGR序列的rLDP为对照。结果表明NGR-LDP与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均能结合,且结合呈浓度剂量依赖性;而rLDP与这两种细胞均无结合。NGR肽能抑制NGR-LDP(50μM)与靶细胞的结合,0.2 mM的NGR肽抑制率约为36.3%,1 mM的NGR肽抑制率约为46.6%。由此进一步确定结合序列为CNGRC。同时Western-blot检测发现HT-1080和MCF-7细胞中均有CD13表达。将力达霉素进行甲醇拆分后得到活性发色团AE,将NGR-LDP与发色团按摩尔比1:5进行组装,经PD-10柱分离,去除多余的发色团,得到NGR-LDP-AE。对产物全波长扫描,发现在340nm和280nm均有吸收峰,而NGR-LDP只在280nm有吸收峰,由于340nm是发色团的特征吸收峰,由此认为融合蛋白已成功组装为NGR-LDP-AE。力达霉素纯品的A280/A340比值约为2:1,强化后的融合蛋白比值约为3.1:1,因而认为未实现1:1组装,计算重组蛋白中发色团的组装率大约为65%。MTT法检测NGR-LDP-AE对HT-1080和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强化融合蛋白对HT-1080和MCF-7细胞作用48 h的IC50值分别为1.94×10-9M和2.67×10-9M,LDM为1.08×10-10 M和2.44×10-10 M。而NGR-LDP对两种细胞均无杀伤作用。与力达霉素相比NGR-LDP-AE细胞毒作用下降。本研究发现辅基蛋白对强化融合蛋白的活性有抑制作用,10 nM的rLDP与1 nM的LDM共同作用0.5 h后,洗掉药物,再继续作用48 h,与1 nM的LDM单独作用相比,存活率由62.2%上升到77.4%;两药共同作用48 h存活率由43.3%上升到58.8%。rLDP和NGR-LDP对NGR-LDP-AE的活性也有抑制作用,5 nM的NGR-LDP-AE单独作用0.5 h后,洗掉药物,继续培养48 h,存活率为32.8%;当加入10 nM rLDP或NGR-LDP时,存活率上升为64.5%和62.3%。100 nM BSA使存活率上升为55.67%。尽管高浓度BSA也能抑制NGR-LDP-AE的细胞毒性,但较辅基蛋白为弱,说明LDP对NGR-LDP-AE的抑制有特异性。体内实验采用昆明小鼠皮下移植性肝癌H22模型,分别于接种后3天和10天尾静脉注射给药两次。实验结果显示强化融合蛋白对肿瘤的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实验第16天0.2 mg/kg、0.4 mg/Kg和0.8 mg/Kg三个剂量组的NGR-LDP-AE抑瘤率分别为59.8%、77.8%和94.8%,0.05 mg/kg的游离力达霉素(耐受剂量)抑瘤率为66.9%,未经强化的融合蛋白NGR-LDP基本无抑瘤作用。治疗期间动物体重没有减轻,没有观察到其它明显的毒副作用,表明所用剂量为可耐受剂量。2.云南霉素与抗黏附肽RGD偶联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抗黏附肽RGD(Arg-Gly-Asp)的受体是细胞表面的整合素(integrin),通过制备RGD与云南霉素的偶联物,使终产物既具备RGD肽抗黏附的功能,又具有云南霉素杀伤细胞的能力。云南霉素的羟基、氨基用叔丁氧甲酰基(Boc)保护,RGD的羧基用甲酯基(OMe)保护;以2-乙氧基-1-乙氧碳酰基-1,2-二氢喹啉(EEDQ)为缩合剂,使云南霉素的羧基与RGD的氨基缩合得到偶联物;薄层层析(TLC)监测反应进程。利用硅胶制备板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质谱分析发现终产物终含有分子量分别为773 Da、801 Da和901 Da的成份,分别对应于YNM-RGD、YNM-RGD(OMe)2和YNM(Boc)-RGD(OMe)2;HPLC分析三种化合物的总含量为87.16%。MTT显示偶联物和云南霉素对PG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O.129 mM和0.01 mM,对Bel-7402细胞的IC50值为0.135 mM和0.029 mM,0.1 mM的RGD对两种细胞均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1 mM时偶联物、云南霉素和RGD对PG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3.1%、91.8%和16.9%。Boyden chamber显示0.1 rnM时偶联物和RGD对PG细胞跨膜的抑制率分别为50.9%和40.8%;0.2 mM时为66.4%和56.2%;0.4mM时为66.6%和57.1%;O.1 mM的云南霉素对PG的细胞跨膜能力无明显影响。偶联物兼有云南霉素和RGD的生物活性;与云南霉素相比,偶联物的细胞毒作用下降,但与RGD相比仍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YNM-RGD在体外具有抗侵袭的能力,其作用与浓度呈依赖关系。
其他文献
<正>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装帧:平装开本:16开定价:38元【内容简介】千年古都,京华烟云。有些东西必须要保存下来,那些老房子,那些名人故居。如果拆
肿瘤多药耐药(MDR)现在是临床化疗的主要障碍之一,探讨MDR机理、寻求克服肿瘤MDR的逆转剂已经成为肿瘤研究热点。本文探讨了三种化合物对P-糖蛋白(Pgp)介导的MDR的逆转作用以及本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护理人员精心护理,效果良好。48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在乡镇尺度下厘清人口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与区域差异,对在生态脆弱区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基于2010年西藏自治区的乡镇尺度人口普查数据,提取人口密度和空
本文从虾峙门航道流急、航道窄以及船舶密度大等特点入手,针对船舶在该航道航行时存在的引航风险,提出一系列安全引航对策和建议,并以一艘重载超大型油轮通过虾峙门航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