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缓解早期双相情感障碍的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erwe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是指躁狂/轻躁狂和抑郁反复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由于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P)、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疾病的临床症状有部分重叠,所以容易造成误诊。而BP还有发病高峰年龄早、确诊时间长、疾病治疗负担重、社会功能损害、自杀风险较高等特点,所以造成重大的社会负担。为了寻找可以辅助BP诊断的生物学指标,目前已有较多关于认知、生化、遗传、结构影像方面的研究,但结果仍不尽一致。BP患者的功能改变可能先于结构改变出现,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疾病早期微小的功能改变更为敏感,也可以更为直接地检测功能异常,同时无需设计复杂的实验任务,实验可重复性高。而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运用功能连接进行分析。既往BP功能连接的研究多集中在躁狂期、抑郁期或稳定期,研究报道躁狂期BP患者左杏仁核与左前额叶内侧回皮质的功能连接显著降低,而抑郁期杏仁核与前额叶为负相关,在稳定期的研究发现患者的前额叶内侧和背外侧前额叶呈负相关,但对于住院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早期的脑功能连接研究未见报道。  假设:  BP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早期即存在前额叶-边缘环路内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异常。  目的:  探索BP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早期的脑功能连接异常改变,为寻找可能作为BP识别、诊断的阶段性或特质性生物学指标。  方法:  本研究纳入40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ition,DSM-IV)》中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诊断的患者(患者组),以及39例性别年龄与其大致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影像数据使用SPM8和DPARSFA软件进行预处理,使用WFU_PickAtlas软件在AAL脑区模版中选取杏仁核、前扣带回、额下回眶部、额中回、额上回内侧左右各一共十个脑区作为感兴趣的种子点。功能连接分析使用REST软件在进行功能连接计算以及进行z变换,并生成结果图像。所有结果的t检验图像对多重比较作蒙特卡罗模拟(AlphaSim校正),即未校正P值少于0.001且边连接体素至少80个(k≥80)的集合才显示为阳性区域。  结果:  本研究发现的患者组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异常都显示为减少,包括右杏仁核和双侧小脑、左额中回,右前扣带回和左颞下回,右额下回眶部和左额中回,右额中回和右额上回内侧,以及默认网络内的右额上回内侧与左楔前叶、右海马旁回间的功能连接下降。研究中无发现患者组较对照组功能连接显著升高的脑区。  结论:  BP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早期存在脑静息态额叶-边缘环路的功能失调,这可能是BP的特质性生物学指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