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我国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绘就了路线图。县域城乡物流体系是消费品下行进入乡村、农副产品上行进入县城和城市的主渠道,其协同发展是服务农业生产活动、拉动农村消费、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支撑。作为打通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载体和通道,县域物流体系无疑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与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其中一个突出方面,城市和农村物流水平之间仍然存在差距,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难以应对农村居民对生产生活的快速增长需要,另一方面也滞后了城乡融合发展进程。近年来,学界对城乡物流体系问题给予了持续关注,有关农村物流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已有研究中从县域视角对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农村物流体系协同发展中相关主体角色及其路径机制的分析也各异,尤其是县域范围城乡物流体系如何协同发展的实践研究也较为缺乏。本文旨在对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基于扎根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以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建设案例为支撑,通过个人深度专访、小范围座谈讨论等形式采集数据,依托经典扎根理论,采用规范的质性研究方法展开访谈数据处理和理论构建,阐释县域城乡物流体系相关参与主体及交互作用机制、构建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论文共七章,主要章节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对我国农村物流体系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厘清了当前阶段县域城乡物流体系面临的发展制约。基于文献分析,梳理了农村物流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和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发展现状。通过对县域城乡物流相关文献研究和对扎根研究访谈所获得的数据和编码分析,发现当前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处于融合发展阶段,但在实践中存在末端服务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和可持续发展受困三个方面的制约。研究认为,末端服务能力不足是由农村末端物流缺乏有效的快递中转场所和农村乡镇配送网点布局不合理造成;基础设施薄弱表现为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络布局站点数量不足,农村道路建设标准低,快递配送系统不健全,物流路线设计不能覆盖所有乡村,以及冷链物流技术水平和相应配置较低;可持续发展受困是因为政府与市场协同度不够、农村经济规模效应不强、农村物流运营主体可持续盈利路径不明确。第二,对县域城乡物流体系框架下的相关参与主体进行了逐一解读,阐释并明晰了相关参与主体在县域物流体系框架下的角色,廓清了不同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研究方法分析,本文研究认为,在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的各相关主体中,县级政府和农商物流协同组织发挥着主要作用。县政府各部门在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中秉持“有为”原则,为市场提供制度、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环境保障,为市场营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并把物流生产要素配置权交给市场,弱化政府对物流市场资源配置和价格制定的干预,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遵循市场规律为归依,在农商物流协同组织为代表的城乡物流运营主体的主导下,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合作机制实现县域城乡物流有效的市场化运转,坚持按照市场规律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克服县域城乡物流生产要素碎片化、生产方式粗放化和组织形式个体化的现状,实现各物流生产要素间的有机结合。根据县级政府和农商物流协同组织在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圈定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的两个主体,即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二者互为支撑、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三,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视角下,对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路径及作用机理进行了逻辑分析,构建了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理论模型。根据扎根研究数据和编码分析,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视角下,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包括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两个维度。在横向维度要实现物流链的整合,需以县级物流中心为核心,建立起县乡村三级高效协同的物流体系,并通过农商物流协同组织开通货运班线和客车带货互为补充的方式实现共同配送。在纵向维度通过农商物流协同组织实现包括商贸业务和农产品加工业务在内的供应链延伸。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均符合“驱动因素-过程机理-形成结果”的逻辑,通过分析发现政府和市场主体在驱动因素和期望形成的结果上各不相同,要想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需在组织认知层面上,通过“契约-关系”双重治理模式建立起统一认知,在组织行动层面上,两个组织分工行动,全力以赴尽好各自职责,继而梳理出一条基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路径。在县域范围内,基于政府的政绩压力和农商物流协同组织拓展市场的需要,推动了县域城乡横向物流体系的建设。县域城乡横向物流体系参与者因为政府的行政手段,聚集到统一的物流节点中去,被动参与县域城乡横向物流体系的建设,后期基于农商物流协同组织提供的市场化的适宜合作与盈利模式而愿意留下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农商物流协同组织在县域城乡横向物流体系建设中以微利的形式运营,市场主体的逐利性驱使其发展其他的盈利方向。利用已经建立好县域城乡横向物流体系并通过资源整合,以质优价廉和精准服务吸引商户或农户自愿参与到县域城乡纵向物流体系中去,并推动该体系的运营,从而形成互利共生运转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最终推动县域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文本提出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能够直接或间接对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产生正影响,县域城乡物流双向发展体系是中介因素。第四,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前文提出的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扎根理论分析结果为基础,设计出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量表,以所设计的量表为蓝本,以前期的多次访谈素材为支撑,设计出首轮调研问卷,通过对调研问卷小样本反复测试修正,确定出最终的评价量表。以结构方程理论为指导,对调研问卷数据进行充分的信度、效度和区别度分析,满足要求之后,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到研究假设是否通过的结果,进而验证前文分析的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作用机理及路径的正确性。验证结果显示:文中提出的5个假设均通过,即有效市场与其他要素协同对县域城乡物流双向发展体系协同产生显著正影响、有为政府与其他要素协同对县域城乡物流双向发展体系协同产生显著正影响、有效市场与其他要素协同对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产生显著正影响、有为政府与其他要素协同对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产生显著正影响、县域城乡物流双向发展体系协同对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产生显著正影响。本文获得了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发现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概括和提炼,构建了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的路径和模型,为推进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理论价值:一方面,本文基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视角对县域城乡物流体系问题的研究,为破解县域城乡物流体系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城乡融合发展问题的研究视野,丰富了对县域城乡物流体系问题研究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作为能够实现定性定量有机结合的规范研究方法,本文将基于扎根范式的研究方法系统应用于县域城乡物流体系研究,是一次基于中国情境管理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有助于推动我国本土管理问题和现象的研究,也丰富了扎根研究范式应用的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实践价值:一是能够帮助我国县政府转变认知和观念,助推县政府在物流场站用地提供、城乡物流网络科学规划、吸引物流企业入驻等方面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快速落地;二是通过模型搭建,为物流企业参与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协同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有效模式和路径,鼓励其进一步延伸业务范围、拓展业务链,吸引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物流领域,助推县域城乡物流协同体系可持续发展。三是研究成果的实施,有助于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经营,释放农村潜在消费需求,改善城乡不平衡现状,推动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