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近海,捕捞能力的持续增加给渔业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几乎所有近海渔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源衰竭。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使近海捕捞渔业的发展呈现出不可持续性。因此,大力发展养殖业,采用选择性渔具渔法,已成为发展我国渔业经济的重大问题。鲫鱼作为我国的传统的养殖鱼种,因其食性杂,适应能力、繁殖能力、抗逆性和抗病能力极强等,几乎遍布于全国;鲫鱼也是我国的常见经济鱼类,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从而广受消费者喜爱。对鲫鱼游泳行为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对鲫鱼游泳能力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其行为生态学研究的内涵,为渔具渔法及增殖放流技术的改良提供了参考依据,还可为其他水生生物的游泳行为研究提供数据和方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因鱼类的游泳速度和与其躲避渔具捕捞密切相关,人们开展了大量鱼类游泳行为在捕捞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其中水生动物的最大可持续游泳速度,即临界游速,可作为拖网设计时的重要参数。当捕捞对象逃逸时的游泳与拖曳方向相同时,拖速大于捕捞对象的最大可持续游泳速度才能达到渔获效果。基于鱼类增养殖和保护的需要,近年来鱼类游泳能力参数也被用于改善养殖系统的设计、改良深水抗风浪网箱和改进鱼道鱼梯的安全和效率。有关鱼类游泳行为的研究也被应用于仿生学领域等。鱼类游泳行为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鱼类行为学、鱼类生理学和鱼类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目前已成为捕捞技术改良和鱼类增养殖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与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等密切相关。本文以鲫鱼研究对象,在18~20℃水温下,采用新型渔用循环水槽,研究其游泳能力。研究内容主要分为鲫鱼临界游速和趋流行为的测定,得出不同流速对鲫鱼临界游速、趋流率、摆尾频率、游泳状态的影响,以及体长与其临界游速、趋流率与摆尾频率、不同流速对应的游泳状态关系。实验结果如下:(1)实验鲫鱼15尾,平均体长19.45±1.40 cm,体重200.88±35.22g,测得平均绝对临界游泳速度为92.59±52.98cm/s,最大值可以达到145.57 cm/s ,且相对临界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加;测得实验鲫鱼的平均相对临界游泳速度为4.73±2.30 BL/s,最大值可以达到7.03 BL/s,绝对临界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加。(2)实验鲫鱼24尾,平均体长21.40±5.13cm,体重208.68±53.32g ,分别记录单尾实验鱼在0cm/s(静水组)、20cm/s、40cm/s和60cm/s四种流速下的趋流行为,四个速速组实验时间各为90min。结果表明,从0~40cm/s,实验鲫鱼平均趋流率和摆尾频率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而60cm/s组在90 min内随时间延长而下降。0cm / s流速组下,鲫鱼在的游泳活动表现为无特定的方向性,游泳方向比较随机;而当流速达到40cm/s以上时,即40cm/s和60cm/s两个流速组中,实验鱼则呈现很强的趋流性。四个流速组中,实验鲫鱼的游泳状态差别明显.在0cm/s流速组(静水对照组)“顺流而下”和“逆流前进”两种游泳状态几乎达90min,共占总观察时间的99%;20cm/s、40cm/s和60cm/s三个流速组均以逆流静止为主,所占时间比例从51.0%增加至78.5% ,即随着流速的增大,逆流静止现象随之增加;逆流后退所占时间比例以20cm / s组最大,为13. 4% ;随着流速的增大,逆流前进所占时间比例由21.6%减至5%以下; 3个流速顺流而下的比例组依次为14.0%、8.6%和12.2%,即随着流速增大,顺流而下的比例先减小后增大,。0~10min、10~30min、30~60min、60min ~90min四个时间段中,20cm/s、40cm/s和60cm/s三个流速实验组的摆尾频率和趋流率在四个时间段均显著上升,而静水对照组相则差异不显著。其中,40cm/s流速组在多数时间段内摆尾频率和趋流率最大, 60cm/s流速组次之。从时间变化上看,0cm/s和20cm/s流速组(低流速组)的趋流率和摆尾频率在90 min内不显著;40cm/s和60cm/s流速组(高流速组)随时间延长变化明显。且实验鲫鱼在90 min内四个时间段摆尾频率与趋流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其回归关系式为: RF = a+bTBF ,测得的实验值为a值在43.31-51.03、b值8.27– 11.04、R在0.85– 0.93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