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组疾病。主要症状有烧心、反流等食管症状,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以及并发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狭窄、上消化道出血、Barrett’s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等并发症。在过去30年中,西方国家报告GER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美国GERD的年增长率约为4%,Barrett’s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25年内增长了3-5倍。其并发症Barrett’s食管属于癌前病变,发展成食管腺癌的比率较一般人群高30%以上。由于GERD有较高的复发率,需要长期药物治疗,造成医疗成本增加,对患者的身心和日常工作生活产生影响,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该病的治疗方法以内科抑制胃酸分泌为主。因H2受体拮抗剂(H2 receptors antagonist,H2RA)对GERD的治愈率低,症状缓解时间短,用药4周至6周后大部分患者出现药物耐受,长期用药效果不佳。现在主要以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为最常用,由于其抑酸作用强、症状缓解时间长、一般无药物耐受性、长期用药效果好。长期应用PPIs的安全性得到国内外各研究的肯定,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一般不需停药,但长期抑制胃酸分泌可以引起胃息肉形成、引起高胃泌素血症、ECL细胞增生、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停用抗酸药6个月后约有75%的GERD患者复发,因此GERD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现有维持治疗、间歇治疗、按需治疗3种方式。国内外关于GERD的维持治疗与按需治疗疗效对比的文献认为按需治疗仅适用于内镜阴性反流病(endoscopy negative reflux disease,ENRD)患者及未分类的轻症GERD患者,对于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不推荐使用。且按需治疗对GERD患者的症状控制不佳,复发率较高,反复的炎症会使组织恶变的风险增加。本研究对GERD的药物长期治疗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GERD维持治疗与间歇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采用Cochrane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CI(ISI)数据库、ACS数据库、METSTR数据库、维普生物医学期刊库、万方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等知名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今的GERD维持治疗与间歇治疗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发表语种为中文、英文,患者为成年人,符合2007年共识意见的诊断标准及其它相关诊断标准。治疗组为维持治疗,对照组为间歇治疗,对比指标为GERD患者临床症状和电子胃镜下食管黏膜损伤的治愈率。排除食管解剖缺陷(如食管裂孔疝)和食道括约肌功能丧失等不适合内科治疗的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无法获取详细数据的文献。文献研究时间为2个月至18个月,每篇文献入选病例数为10例至200例。经阅读全文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15篇,中文13篇,英文2篇,从中提取出22组随机对照研究。对提取出的22组研究数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对GERD患者临床症状治愈率、电子胃镜下食管黏膜损伤治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GERD进行药物长期治疗时,采用PPIs间歇治疗与维持治疗临床疗效无差异[RR=1.04,95%CL(0.99,1.10),P=0.09>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漏斗图无偏倚]。采用PPIs间歇治疗优于采用H2RA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RR=0.42,95%CL(0.34,0.52),P<0.0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无偏倚]。并且间歇治疗的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副作用、医疗花费均少于维持治疗。结论:GERD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的维持治疗与间歇治疗的临床治愈率和电子胃镜下食管黏膜损伤治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PPIs间歇治疗与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无差异;采用PPIs间歇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采用H2RA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由于间歇治疗的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副作用、医疗花费均少于维持治疗,因此GERD长期药物治疗时采用PPIs间歇治疗较维持治疗效价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以小剂量、长效、低不良反应的PPIs间歇治疗GERD是临床药物治疗该病的一个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