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客观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中国政府针对贫困制定的中长期扶贫开发规划及系列扶贫政策对贫困人口的大幅减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在赤贫区域和人群的识别及其生活状况的改善方面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保证中长期扶贫开发规划和扶贫政策/模式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需要引入国际上前沿的多维度贫困度量理论和方法,以提高我国贫困地区识别的精准度;另一方面,亟需对我国扶贫实践中涌现的各种有效模式进行定量评估,以针对不同贫困类型区的特点选择合适且有效的扶贫开发模式。 本研究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贫困研究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扶贫实践中存在的识别精准度不够和政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借鉴国际上关于脆弱性-可持续生计框架模型在贫困研究中的学术思想,建立了农村多维贫困地理识别指标体系和识别方法,开展了全国县级尺度的贫困区识别及类型划分,并与国家划定的扶贫开发区域进行了对比;解析了不同扶贫模式改善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作用机理,构建了扶贫模式减贫效果评估模型;最后,以行政村为单元,对宁夏固原市开展了农村多维度发展水平度量,并对异地搬迁与安置扶贫模式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基于英国国际发展部提出的脆弱性-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金融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环境/背景脆弱性6个维度筛选了18个贫困度量指标,组成了农村多维贫困地理识别指标体系。(2)以收入度量为基础,单维度和综合维度相结合,借助贫困研究“生计五边形”的图形表达形式,提出了评估农户可持续生计状况的多维发展指数(MDI),确定了单维度和综合维度的剥夺、弱势划分标准,建立了瞄准精度更高的多维度分步式农村贫困地理识别方法。(3)中国农村县级尺度6个单维度的计算结果和空间分布情况表明,各维度剥夺/弱势区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交集,重叠区域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地、黄土丘陵、燕山-太行山、武陵山和新疆南疆三地州等地区。(4)依据多维贫困地理识别结果,全国有614个贫困县,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集中连片的特点;通过与国家最新确定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对比,两者有399个县是一致的。(5)在对不同扶贫模式改善贫困农户生计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扶贫模式减贫效果评估模型,采用漏出率和未覆盖率两个指标测度受益对象瞄准度,从农户生计结构变化和综合水平增量两个方面衡量受益对象生计改善程度。(6)贫困地理识别方法和扶贫模式效果评估模型在固原市的实证应用结果表明,行政村尺度上,已实施的异地搬迁与安置模式受益对象瞄准度为69.44%;从受益对象生计改善的水平看,迁入村人均纯收入较迁出村提高了23.74%-81.82%,环境/背景脆弱性的特征值下降了0.27-0.42,MDI提高了1.96-3.6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