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形成了许多流派和理论学说。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二语习得理论经历了三次前后相继的重大发展和改革。首先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理论,然后是六、七十年代崛起并兴盛的认知主义观点,以及近年来逐渐受到学者关注的社会互动理论。作者选择了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互动理论,并围绕其中六位对理论建设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进行了简要介绍。对这两种流派的观点的初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以下两种重要的二语习得模型:社会建构主义模型和基于对话的二语习得模型。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教授Marysia Johnson于2004年发表了一本名为《第二语言习得哲学》的著作。Johnson批判分析了行为主义和信息加工模型,认为前者只重视环境对人的支配和主导作用,而后者一味强调人的心理认知过程,忽略环境作用,都陷入了极端。她认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巴赫金的文学理论从整体角度考察学习过程,将人的心智的和社会的存在整合入辨证的关系之中,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Johnson在全面介绍了他们的理论后提出了新的二语习得模型:基于对话的二语习得模型。此模型认为语言不是抽象的规定系统,而是体现不同社会文化环境的言语。言语的本质是对话的,而非独白的;是说话者与他人或自己的对话。因此语言学习就是对各种对话性言语类型的体验学习。二语习得发生于学习者在本地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对目标语的对话言语类型的学习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学习者母语的作用不容忽视。研究者应该利用语料库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的办法对言语类别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关于目标语言的材料。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相应的最佳发展区,使其通过与教师或伙伴之间的对话性交流达到整合并内化各种言语类型,建构自身认知发展的目的。社会建构主义模型是Marion Williams和Robert Burden于1997年共同提出的,旨在结合二语习得的两大研究方向,即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互动理论,对二语习得教学及学习过程进行新的解读。他们从二语习得实践角度出发,视二语习得过程为四大因素间互相作用影响的动态过程。对每一个因素,教师、学生、任务、环境,都给予了全面的介绍,不仅涉及他人的研究,还从建构和社会的视角对它们进行了崭新的分析,将所有因素都纳入到社会建构主义的框架之中。此模型的核心在于:学生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在与其他因素的互动交流中对第二语言进行自我建构,建立起第二语言对于学习者自己的意义,从而达到习得二语的目标。模型还强调教师对于学生,任务以及自身信念的建构和反思。本文对对话模型和社会建构主义模型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初步分析了他们各自的局限性。作者认为两个模型具有融合和互补的性质。首先,他们具备共同的理论基础,即社会互动理论,而且都十分强调该基础对于各自模型的重要作用。其次,两个模型都试图兼顾和整合二语习得中的认知和社会因素,建构不偏不倚的理论模型。再者,两个模型一个重视理论一个重视实践,结合二者有利于建构一个理论与实践较好结合的新模型。此外,作者认为他们各自的局限能够利用对方模型中的重要论点进行弥补,得到突破。比如:对话模型中的对话言语类型理论为社会建构主义模型中关于任务及活动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教师在设计任务和活动过程中应该考虑:一是设计在真实语言环境下的任务;二是设计与学习者生活相关的对其有意义的任务和活动;三是设计呈现不同言语类型的的任务以及对话交流性质的活动,让学生在日常对话中自然地习得语言。反观之,社会建构主义中的建构思想对于对话模型也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二语习得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不论是理论家、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在充分考虑本地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下,重视自己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建构和重新建构。只有在这样一个不断建构意义的过程中,二语习得的参与者才能够更好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使二语习得的理论和实践都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