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佛系”文化成为多元的亚文化万花筒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当代大学生从语言表达、行为表现来释放情绪并定义自我价值,“佛系”搭乘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快车迅速发酵、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作为当下流行的一种青年亚文化,“佛系”亚文化既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表征浮现也是青年心理诉求及价值观念的体现。本文聚焦“佛系现象”,凝神关注大学生群体的“佛性心态”,了解“佛系”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透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本文以青年亚文化为研究视角,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访谈法,将“佛系”亚文化现象置于中国当今复杂的文化语境中考察、探究。当今青年群体中,“佛系现象”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个分支,“佛系青年”并非孤例。从“佛系”亚文化产生的文化基础溯源,国内视角上,有充满悲观情绪的“丧文化”现象、对现状表达不满的“屌丝”文化现象、与主流文化形成对抗的“恶搞”文化现象、贩卖焦虑的“鸡汤”文化现象;国外视角上,日本低欲望社会下的“佛系男子”、美国价值体系崩塌时产生的“垮掉的一代”、英国精英阶层制造恐慌的“新英国病”现象…将“佛系”文化与这些相似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为行文研究提供亚文化基础。接下来,用实证研究分析大学生“佛性心态”的现实表现及其影响。从生活态度、情感表达、行为表现、价值取向四个维度对“佛系青年”进行表征解读,了解高校“佛系”群体具有怎样的共性。并对“佛系现象”的生成逻辑进行探究,高压造成的反向“低欲望社会”、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群体化感染、青年“始成年期”的自我同一性构建危机、网信年代网络亚文化加速蔓延全方位、多角度、多学科视角对其生成原因进行分析。为化解高校“佛系”危机,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进一步提出引导策略:理性看待“佛系青年”拒绝过度标签化;净化网络亚文化传播环境;鼓励青年做“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践行者;强化青年责任担当意识,“四位一体”搭建引导平台。对待“佛系现象”我们将其作为亚文化的分支正常视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其积极健康心态等策略多管齐下全方位疏导,鼓励当代大学生做有激情、有理想、有担当的“斗战胜佛系”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