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内容为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评价体系,首先从两个切入点着手:一是从探寻图书馆名称改变的轨迹着手,进一步追踪研究图书馆功能的拓展范围、组织结构的调整历程,从而确定新时期下图书馆新角色的定位,在此基础上重点圈定高校图书馆员承担新角色所需具备哪些素养;二是从探寻国内外现有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修订过程着手,进一步追踪研究针对大学生、教师群体制定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重点内容和指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不同体系的维度,标准、指标以及可测成果的内容,圈定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可用哪些指标,同时比较研究现有体系建立的方法.本研究以上述双管齐下的方式初步确定了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相关指标的集合。
其次,区别于现有的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大多采用的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的方法,本文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实现体系维度的划分和指标的相关聚类,这种方法更加客观,同时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对德尔菲法确定的部分指标进行客观的验证。本研究对北京、上海、福建、黑龙江、四川等18个省市三类院校的93名图书馆员进行施测,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评价体系的建立从界定评价概念的范围开始,包括指标样本集合生成、指标项目初步修正、数据收集、项目分析、因子分析条件检验、三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命名、信度检验以及效度检验共经历10个步骤,最终确定体系。
最后,探索不同部门、不同年龄与不同学历的馆员在其信息素养的不同维度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根据本研究中已确立的高校图书馆员评价体系编制问卷,对北京、南京、重庆等16个省市110名图书馆用户进行施测,调查高校图书馆用户对所属不同部门的图书馆员信息素养期望情况。进一步展望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作为测量工具在图书馆员服务质量、继续教育、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应用。
本研究结果,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的定义,界定了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的涵义,构建了信息评价与利用、信息意识、信息技术、信息道德、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识别7个维度和46项指标的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评价体系,验证了不同部门的馆员其信息素养各个维度的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馆员的信息获取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六个维度无显著差异,不同学历的馆员的信息意识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六个维度无显著差异。高校图书馆用户对馆员信息意识、信息识别和信息获取这三个维度期望值较高,对资源建设类部门和参考咨询类部门馆员信息素养水平最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