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高等教育管理范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曾起到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都已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的后工业时代,它已经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阻力,管理范式的转换已是刻不容缓。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者希望从管理思想中破局,找到合适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范式。但是各种管理思想自从产生就处于相互对立、矛盾的局面,其根源就在于它们对于人的本质的看法的片面性,这种人性论的片面性导致其在管理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片面性。要超越这种片面性,实现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统一,真正体现人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核心地位,建构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体系,只有依靠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人的本质的理论指导,整体的、全面的、辩证的认识人的本质,才能克服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局限性,避免片面性的高等教育管理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将管理范式做出充分的哲学透视和解析,对构建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人的本质的理论立场、观点为指导,以透视历史、审视现实为切入,以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和归纳演绎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来研究高等教育管理范式转变的哲学基础问题,对高等教育管理范式转换的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高等教育实践管理的本体论基础、人性论基础、方法论基础和价值论基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透视与探讨。全文包括以下五章: 第一章考察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泛行政化和纯粹目的理性的现实状况与高等教育目标的背离促使高等教育管理范式转换成为必然。然后本文通过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梳理和对高等教育管理现有模式的解析,论述了高等教育管理范式的实践转向的理论必然和实践要求。 第二章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思想为指引,分析了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下对管理活动主客体的本体论要求,提出构建高等教育实践管理需要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关系的重建。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的制约,“以人为本”在实践中也会出现种种类似初级阶段的形态,所以本文对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在管理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不同表现形态进行了描述。 第三章以马克思主义实践人性论思想为基础,提出高等教育管理要达到“整体性管理”、“创新性管理”、“社会性管理”的目标,必然要与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的人性本质的人性论相结合。 第四章以人本管理作为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具体手段,尝试着把“以人为本”的理论理想和人本管理的管理实践相结合,找到与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理论相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实际的理想途径。 第五章则以校园文化为载体,阐述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应有的公平、和谐的价值取向。 关于本文的研究主题,现有的研究者要么眼光盯着传统管理思想人性基础的缺陷而提出种种新的人性假设却放着马克思主义实践人的科学理论不顾,要么着力于改进和改造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方法,寻求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最终目标的途径,却没有想到把包含这个最高目标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实践人的本质的理论作为整个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当然这都是因为研究者们忽略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教育性特征所导致的。本文的研究关注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性和教育性双重特征,引入马克思主义实践人本质的人性论思想作为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把人本管理真正和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思想有机的结合起来,把高等教育管理真正放在马克思主义实践人性论的视域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眼光透视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为构建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奠定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