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区小叶杨防护林生长及林下土壤特征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79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鄂尔多斯地区小叶杨退化人工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结构、林分生长过程、林下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机械组成以及土壤养分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了解林分的生长和结构状况,揭示林分的生长规律,分析林下土壤特性,为研究区小叶杨林分的合理经营与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小叶杨林分的树高和直径分布均为不对称的单峰山状分布,随树木高度和直径的增加株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树高分布范围在4~14m高度级内,集中分布于7~10m高度级内,占比达76.9%;直径分布在2~12cm径级范围内,株数分布最多在6~9cm高度级内,占总体的66.9%。(2)研究区小叶杨树高、直径和材积总生长量曲线变化过程均呈“S”形,呈”慢一快一慢”的持续增长特征。各地变化趋势相似,生长总量偏低,生长速度缓慢。(3)研究区小叶杨树高、直径和材积生长过程可分为:0~5a为生长前期(生长缓慢);5~15a为速生期(生长最快);15~5a为生长减缓期(生长速度降低);25a后为生长后期(生长极为缓慢,趋于平缓)。材积生长稍滞后于树高和胸径5a左右。各地区小叶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主要集中在速生期内;树高与直径均在15a前后达到数量成熟龄,材积在20a前后达数量成熟龄。(4)研究区林地土壤容重在1.4312~1.5582g/cm3范围内,在0~60cm深度内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大;土壤含水量在2.2~9.9%范围内,在0~60cm 土层内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土壤颗粒分布主要集中在(2~2000μm)的粒径范围内,土壤粒径分布较集中,呈非均匀分布,土壤机械组成以砂粒为主。(5)研究区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884~3.9762g/kg之间;土壤全氮含量在0.0546~0.2680g/kg之间;土壤速效氮含量在2.4111~4.7589mg/kg之间;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在0.3814~0.9225mg/kg之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土壤速效磷含量随土层加深无明显变化规律。(6)研究区小叶杨林分的生长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值和速效磷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速效氮、有机质、全氮以及土壤容重对林分生长影响较大,而土壤含水量、pH值和速效磷对林分生长影响较小。土壤容重、含水量、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在各地区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而pH值没有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董家河地区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相关性等方面分析,认为区内主要成矿元素为锑、铅锌,后期叠加富集特征明显。根据区内典型的综合异常特征
<正>土地处理系统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污水自然处理技术之一,不仅对可降解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而且还可以实现污水处理与利用的结合。它既可以替代常规二级处理,又可作为常
会议
用Q-YAG激光的三次谐波(355nm)与调谐的Rh&#183;6G染料激光在β-BaB<sub>2</sub>O<sub>4</sub>(BBO)晶体中和频,获得217.3~221.4nm连续调谐输出,和频输出的最大能量为250μJ,转换
通过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分析,发现一系列的重金属等土壤微量元素异常,各元素异常套合性较好。异常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第四纪海陆交互沉积物
通过对我国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剖析,引入危机公关的概念;提出了企业危机公关的策略与对策,即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富有创意的组织管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加强情谊联络以迅速处理企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Eu~(3+)离子发射光谱来测定物质析射率的方法,使可测对象不仅限于晶体和玻璃,而且扩展到粉末样品。用此方法检验几种已知析射率的材料,都得到较好的符合。
在职业教育日益受关注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
南等水库为中型水利工程坝高89m,为2级建筑物,属重要建筑物。对坝基帷幕防渗要求较高,由于本区下古生界变质岩及印支期侵入花岗岩两大地层,此类地层岩石结构变化较大,岩石间
英语教学与美学的关系密切相关。美学原则能够指导英语教学美的创造,英语教学存在着内在美和外在美因素,教师可以按照美学规律进行外语教学。
本文着重研究了木通食植瓢虫(Epilachna clematicola Cao et Xiao)卵壳以及幼虫体表超微形态,为其分类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其年生活史、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的研究,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