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合物以其结构的多样性及在光、电、磁、催化、离子交换、生物模拟、分子筛吸附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已成为当今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吡啶磺酸配体构筑的微孔三维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是新型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气体吸附、发光性质、磁学性质,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1.采用水热法,以4-羟基-3-吡啶磺酸配体与金属铜离子自组装,合成了一种新颖的金属铜吡啶磺酸配合物[Cu(C5H3NSO4)(H2O)](1)。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差热、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其磁学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是Pbca。每个Cu(Ⅱ)离子分别与来自4-羟基-3-吡啶磺酸配体中-S03的两个O原子、-OH的O原子、吡啶基团的N原子和一个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形成五配位的变形四方锥构型。4-羟基-3-吡啶磺酸以η4,μ3的方式作为桥连配体,连接相邻的三个Cu(Ⅱ)离子,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状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得结构更稳定。层与层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超分子网络结构。磁性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2.采用水热法,4-吡啶乙磺酸为主配体,以含氮杂环分子1,10-邻菲罗啉、2,2’-联吡啶、4,4’-联吡啶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三种金属铜配合物,[Cu(phen)(SO4)(H2O)2](2)、[Cu(2,2’-bipy)(SO4)(H2O)2](3)、[Cu(4,4’-bipy)2(H20)4](3-OH-4-pyS03H)2(4)。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它们的磁学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2和3的配位模式相同,每个Cu(Ⅱ)离子分别与来自1,10-邻菲罗啉或2,2’-联吡啶的两个N原子、两个S042-的两个O原子和两个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配位环境。相邻的两个Cu离子通过SO42-互相连接延伸成一维链状结构,而链与链之间又通过SO42-和H2O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C-H…O氢键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配合物4的配位模式与前两者不同,每个Cu(Ⅱ)离子分别与来自两个4,4’-bipy的两个N原子和四个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配位环境。而3-羟基-4-吡啶磺酸分子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配合物中。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超分子结构。磁性结果表明配合物2、3、4中均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