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型公共场所的建立为体育、娱乐、宗教、文化、学习、商业等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重大活动开展时,公共场所内人群处于密集和拥挤状态,一旦发生威胁生命的危险事件,人群易产生恐慌心理,若公共场所布局不合理、疏散设施不完备、疏散管理不到位,则危险事件的发生极易造成生命与财产损失。研究危险事件发生时各危险源的动态扩散特征,以及行人在危险场景下的运动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疏散策略,对场所内密集人群进行及时有效的疏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8YFB1600900,2017YFC0803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71621001),城市交通管理理论与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631002),交通系统中个体和群体出行选择行为的实验研究及复杂性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公共场所的建立为体育、娱乐、宗教、文化、学习、商业等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重大活动开展时,公共场所内人群处于密集和拥挤状态,一旦发生威胁生命的危险事件,人群易产生恐慌心理,若公共场所布局不合理、疏散设施不完备、疏散管理不到位,则危险事件的发生极易造成生命与财产损失。研究危险事件发生时各危险源的动态扩散特征,以及行人在危险场景下的运动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疏散策略,对场所内密集人群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和控制,是减少危险事件下人员伤亡的关键。危险情况下人员快速、安全的疏散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传统行人疏散建模和仿真基础上,分别对火灾和烟雾、毒气(烟)、水灾、暴恐(刀斧)袭击等危险场景下的行人疏散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将各类危险源动态扩散与行人紧急疏散相结合,对危险场景下行人疏散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开展如下:1.建立了火灾和烟雾扩散与行人疏散相结合的FFCA-Fire模型。模型分析了火灾发生时火灾和烟雾动态扩散规律,火灾以一定速度向周围扩散,烟雾自火灾处产生,初始阶段沿火体向上蔓延,至房间顶部后向周围扩散直至充满整个房间。随着火灾和烟雾的动态变化,行人运动分为三个阶段:正常行走、弯腰行走和爬行。在此环境中行人表现出远离火灾和烟雾运动的特征,在模型中将其抽象为火灾场强和烟雾场强。本文以火灾和烟雾发生时房间内行人疏散为模拟场景,利用新建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和数值分析,分析了行人密度、出口宽度、火灾位置、火灾和烟雾扩散速度等因素对行人疏散效率的影响。模拟结果对建筑布局和火灾场景下行人疏散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建立了毒气(烟)三维扩散与行人疏散相结合的FFCA-Toxic Gas模型。利用Unity 3D软件的粒子系统建立了毒气(烟)粒子扩散模型,模拟毒气(烟)粒子在三维空间内的扩散过程。模型中行人具有初始生命值,随着毒气(烟)的不断扩散,行人吸入毒气(烟)粒子增多,当超过一定临界值时,行人生命值随之下降,当生命值下降至小于等于0时,行人失去运动能力,不能成功疏散。随着毒气(烟)粒子的不断扩散,行人的视野范围逐渐下降,行人倾向于向视野范围内多数人运动的方向运动。利用新建模型,以毒气(烟)扩散环境下房间内行人疏散场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模拟和数值分析,展示了毒气(烟)粒子三维扩散场景中行人疏散过程,对毒气(烟)产生和扩散速度、从众场强、初始生命值及毒气(烟)危害健康的临界密度、引导员引导行为等因素对行人疏散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可为毒气(烟)扩散场景下公共场所内行人疏散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3.建立了地下空间浸水蔓延与行人疏散相结合的FFCA-Flood模型。模型分析了地下空间浸水动态蔓延过程,浸水水位随时间不断增高,行人的运动状态随之发生变化,共划分为四个阶段:正常行走、减速行走、向躲避物运动、停止运动等待救援。模型中考虑了行人在水灾蔓延场景下的运动特征,即行人倾向于向出口和地势高的位置运动、倾向于沿着支撑物和水流方向运动、倾向于向远离危险物的方向运动,模型中将行人运动特征分别刻画为静态场强、高度场强、支撑场强、水流场强和危险场强。利用新建模型,以浸水场景下的地铁站台及停靠地铁车辆上行人疏散为研究场景进行了仿真模拟和数值分析,分析了浸水水位增长速度、出口选择行为、支撑场强、引导行为等因素对行人疏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给出了未能成功疏散人员的初始位置和走行路线,并研究了站台上设置躲避物对行人救援的有利影响。结果表明,水灾场景下,为保证疏散安全,行人应尽可能选择距离自己较近的出口进行疏散,并应尽量避免因恐慌向手扶支撑物处聚集,必要时可在公共场所内设置躲避物以争取更多救援时间。4.建立了暴恐(刀斧)袭击场景下行人疏散与警察控制暴恐分子的FFCA-Terrorist模型。模型分别描述了场景内行人、恐怖分子、警察、安保人员四类参与者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分析了其相互作用机理。恐怖分子对目标行人发起攻击,同时会受到行人的反击及警察、安保人员的制止行为。行人、警察和安保人员三类人员对恐怖分子制止行为存在不同特征,行人受到恐怖分子攻击时以一定的概率反击制止恐怖袭击,警察在与恐怖分子相隔一定范围或接触时均可制止恐怖袭击,安保人员与恐怖分子接触时发起攻击制止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受到制止后则失去运动能力。模型以暴恐(刀斧)袭击事件发生时此四类人员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研究暴恐(刀斧)袭击事件发生后四类人员运动的动力学特征,详细分析恐怖分子数量、分布,出口分布,警察及安保人员数量、分布及控制策略等因素对行人疏散的影响,为暴恐事件发生后行人安全疏散管理以及对恐怖分子的控制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其他文献
2μm波段多通道光纤光栅因其出色的滤波特性和优异的兼容性而成为多波长掺铥光纤激光器中滤波器件的绝佳选择。基于多通道光纤光栅滤波器的掺铥光纤激光器具有体积小、光束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与普通光纤兼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其工作波长为人眼安全的2μm波段,该波段中存在高透过率大气窗口和多种气体强吸收峰,因此在光通信、激光医疗、光纤传感及激光加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所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随着行业数据的急速增长,推荐系统成为用户获取有用信息的必要工具。通过分析用户历史行为信息,有效挖掘用户偏好模式,实现不同情境和不同任务需求的推荐。针对个性化推荐的研究不仅对用户获取有效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高效的推荐能够有效提升在线服务的市场价值,甚至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推荐系统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结合了不同学科不同分支,对不同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
微弧氧化是一种在基体表面原位生成陶瓷氧化膜层的表面处理技术,可改善镁合金的性能,但是传统微弧氧化膜层存在“致密层薄、耐蚀性差”的问题,制约了高性能镁合金的发展。本文将复合电介质的击穿放电与微弧氧化处理相结合,提出了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成膜技术思想,开展了AZ31B镁合金复合电介质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与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利用氧等离子体的助烧结作用消除了微弧氧化成膜过程中出现的沙化现象,建立了通氧量与非
时间序列分类是一个具有广泛实际应用背景的研究方向。由于受到数据采集过程中设备、采样技术、采样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获得的原始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简单的向量数据,呈现出无明确特征、维度高、类内变异复杂多样等特点。因此,作为时间序列分类算法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重构。数据重构一方面可以减少算法实际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来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够通过更充分和明显的表达原始时间序列数
基于全光时域线性正则变换器(temporal linear canonical transformer,TLCT)的光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具有动态可调、功能多样、速率高等优势,相对于传统谐振型、多波导耦合型以及空域傅里叶变换型光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可有效规避波长失准、分光耦合误差和空时耦合误差等瓶颈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本学位论文面向光通信物理层加密、光脉冲序列重复率倍频和光微分三个应
随着“互联网+”和5G时代的到来,建设绿色、智慧、安全、专业、高效的港口是全球港口发展的主要趋势。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为绿色智慧港口的重要标志,正在引领港口建设新的变革。无论是像上海洋山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样的新建码头,还是像天津港这样由传统码头改造升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均始终秉持着绿色、智慧、经济、高效的理念。生产作业自动化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和改造升级的核心,通过加大自动化作业设备的投入,采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的不断深化,乘客出行需求的时空不均衡性导致网络客流分布不均衡增强,局部路网客流拥挤问题日趋严重。除了提高能力供给之外,运营者还需要从需求侧出发对网络客流分布进行调节,而乘客对出行路径的选择是影响网络客流分布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动态诱导问题作为切入点,从诱导信息影响下的乘客路径选择行为建模、诱导信息发布条件下的网络客流分布动态推演和乘客路径动态诱导策略
目的:分析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效果及对CR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接诊的116例流行性感冒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联药组和单药组,每组58例。单药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联药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CRP、WB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药组总有
我国城镇化人口超过60%,城市成为人口的主要聚集地,城市中各类要素高频流动的需求带动城市物流的蓬勃发展,同时城市物流公共安全事件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城市公共安全、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实现城市物流公共安全风险的有效治理,一方面需要认清城市物流运营对公共安全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完善治理方案,另一方面需要对现实困境进一步分析,归纳当前城市物流公共安
本文针对陶瓷/金属宏观复合材料中存在的陶瓷颗粒难以在基体中分布均匀以及陶瓷与金属之间因润湿性差难以实现界面的良好复合等问题,在液态模锻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既不做预制体,也不采用“润湿化”处理的方法—“随流混合+高压复合”技术来制备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宏观复合材料。首先,利用“随流混合+高压复合”法制备了Zr O2增韧Al2O3陶瓷颗粒(ZTA Particle)增强高铬铸铁(High Chrom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