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Cs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也是机体自我更新速度最快的组织之一,它是机体免于脱水、损伤、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是维持内环境稳定和阻止微生物、化学物质等侵入的屏障。尽早覆盖创面,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十分重要。常规的治疗方法采用自体皮肤或同种异体、异种皮肤的移植和人工替代物覆盖等,由于存在着供皮来源有限,同种异体、异种皮肤移植有免疫排斥反应或传染疾病的危险,人工皮肤费用昂贵等问题,常规方法难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因此,促进皮肤创伤修复已成为组织修复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研究皮肤创伤愈合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因其存在于各种组织及器官中,来源广泛,不涉及伦理问题,在临床救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近年医学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目前,ASCs已经从大多数组织中被分离和鉴定,并且能够诱导分化为同一胚层或者不同胚层的细胞类型,显示了其多向分化的潜能。很多研究表明,将ASCs特别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应用于组织损伤修复,取得很好的效果。创伤形成的创面从根本上说是组织缺损,而干细胞独特的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和增殖分化能力强的重要特性,正好满足皮肤修复的需要。大量实验研究发现,BMSCs在体内、体外可以分化为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这都为干细胞治疗皮肤创伤后缺损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针对皮肤创伤修复,本研究将BMSCs引入皮肤创伤后的创面治疗,围绕干细胞在创伤部位募集这一主题,明确BMSCs可以通过动员、募集作用参与创伤后组织修复,进一步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初步探讨干细胞在创伤部位募集的机制,为临床治疗各种皮肤缺损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本研究首先对小鼠的BMSCs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其进行诱导分化、鉴定,在此基础上观察了移植的BMSCs在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募集现象,重点明确移植的BMSCs可以向创面募集,促进皮肤创伤的修复;同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其可能的机制,根据已知的趋化原理,采用基因转染的方法修饰BMSCs,促进BMSCs向创面的迁移,增加BMSCs向创面募集的数量,进一步提高BMSCs修复皮肤创伤的效果。主要结果和结论:1.本实验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BALB/C雄性小鼠的BMSCs,体外培养可大量扩增和传代,获得了体外培养扩增BMSCs的简单、稳定、高效的方法;通过实验鉴定及观察,BMSCs体外具有成骨、成脂肪诱导分化的潜能,已经符合种子细胞的基本条件,无论其“质和量”均能够满足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需要。2.本实验中采用Co60全身照射(照射剂量3.5Gy),使骨髓产生放射性损伤以造成受体骨髓灭活,为移植的BMSCs留出空间,减少了动物自体骨髓干细胞的影响,移植培养的BMSCs后,成功建立骨髓移植嵌合体模型,以模拟自体BMSCs的作用,满足实验需求。本实验骨髓移植嵌合体皮肤创伤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为各种免疫功能不同小鼠放创复合伤模型建立提供了参考。3.本实验中,利用了三种不同细胞标记方式:CFDA-SE荧光标记、Y染色体标记、携带GFP基因的病毒载体转染标记BMSCs,通过给受体雌性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来源于供体雄性BALB/C小鼠的标记BMSCs,分别利用组织切片后普通荧光显微镜观察,定量Real-timePCR检测创面组织中Y染色体的表达,以及冰冻切片后DAPI复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无论从直观的现象观察,还是从创面组织Y染色体检测,都清楚地证实了BMSCs可以募集到创面,并参与了皮肤创伤的修复。4.创伤后免疫功能正常的BALB/C鼠创面的愈合时间为14.00±1.41d,而免疫功能缺陷的裸鼠、SCID鼠创面的愈合时间分别为17.16±1.17d和19.83±0.76d,与BALB/C鼠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5.本实验通过RT-PCR检测创面组织中SDF-1的基因表达发现,创面愈合过程中BALB/C鼠SDF-1基因表达于伤后1d即有增高, 5d达峰值(P<0.01) ,然后逐渐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14d创面基本愈合时接近对照组。而裸鼠、SCID鼠创面中SDF-1基因表达于伤后逐渐增高,所测时相点中伤后7d达峰值(P<0.01),与BALB/C鼠相比,SDF-1基因表达峰值延后,然后逐渐下降, 14d创面未愈合时,SDF-1基因表达仍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SDF-1既是调节局部炎症的重要趋化因子,也是调节组织器官损伤修复的关键细胞因子。正常皮肤基础性表达SDF-1;创伤后,创面SDF-1表达增加,BMSCs募集到达创面,参与修复。另外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将影响BMSCs募集,从而影响创面愈合。这为临床上治疗各种创面,加速创面的尽早愈合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6.本实验成功地构建了CXCR4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v-CXCR4,并转染BMSCs,尾静脉回输BMSCs检测创面组织中Y染色体的表达,结果显示:无论未转染Adv-CXCR4的BMSCs还是Adv-CXCR4转染的BMSCs移植,伤后1d,创面即检测到Y染色体,最高峰出现在伤后5d,持续明显表达14d以上;与未转染Adv-CXCR4的BMSCs相比,Adv-CXCR4转染的BMSCs移植后能更多地分布于BALB/C鼠的创面,二者相差显著(P<0.01)。同时,将Adv-CXCR4转染的BMSCs移植到BALB/C鼠的体内后,其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46±1.17d,较移植未转染Adv-CXCR4的BMSCs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4.00±1.41d,提前了1.5~2d。
其他文献
目的: 1.研究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伴腕关节不稳定的发生机制,为预防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后腕关节不稳定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2.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
本文通过新老办法的比较和对新办法的学习,从个人的角度总结了新办法的特点,并对监理如何执行新办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实施办法。
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实训场所开放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三年来本院实训场所开放的效果进行了调
本文论述了沥青路面弯沉变化的3个阶段及分析测定弯沉的正确时间,着重介绍贝克曼梁弯沉仪测试弯沉的关键所在,并简要介绍了其它3种测试路面弯沉的方法。
本文采用移动窗口的累积范式,考察加工深度对中国学习者英语代词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浅层加工中,歧义代词条件下的阅读时间与无歧义代词条件下的阅读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