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此同时,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以金融、信息、软件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中国《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同时,十二五规划建议也提出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的重点关注。基于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服务业结构为目标,以技术进步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为切入点,在开放经济视角下,本文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服务贸易结构等三种途径入手,在国家、区域和产业层面上,就技术进步对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特征的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服务业、服务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动等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找到了技术进步影响服务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支点。基于要素禀赋,运用埃奇沃思盒状图和罗伯津斯基定理构建理论模型,讨论了技术进步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直接作用机制,同时归纳了技术进步间接影响服务业结构优化的三种途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服务贸易结构。在开放经济下,对劳动充裕而资本缺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物化有先进技术的国外资金流入可以增加东道国的资本供给,使得东道国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结构得到优化。如果东道国有剩余劳动力,国外资本流入使得资本供给增加量大于、等于或略小于劳动供给增加量,则技术进步仍将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但如果资本供给增加量远远小于劳动供给增加量,那么技术进步将无助于服务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不仅直接作用于服务业结构的变动,还通过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服务贸易结构等途径间接作用服务业结构优化。从需求结构来看,技术进步通过深化社会分工,提高专业化程度,增加了生产者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产品的需求;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个人收入,升级消费结构,增加了消费者对现代生活性服务产品的需求,进而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从供给结构看,技术进步通过促使劳动力向现代服务业部门转移、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优化投资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基础设施等,增加了现代服务业的劳动供给、资本供给、基础设施供给,进而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从服务贸易结构看,技术进步通过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等方式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通过分析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发现,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关联作用明显。同时,区域层面的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国整体和东、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与服务业结构优化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技术进步是中国整体和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结构优化的长、短期原因。产业层面的协整分析表明,技术进步与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现代服务业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发现,技术进步是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原因。需求结构途径是现有关于技术进步影响服务业结构优化理论上讨论最多的途径,本文从产业和区域层面对此理论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产业层面的估计结果显示,技术进步通过提高职工工资促进了服务业结构优化;区域层面的静态和动态面板估计结果均表明,技术进步通过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加速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促进了服务业结构优化,而政府消费支出对服务业结构优化存在滞后效果,在动态过程中推动了服务业结构优化。面板VAR模型的分析显示,最终需求结构的冲击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贡献最大。供给结构途径方面,基于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估计结果发现,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推动了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区域层面数据的静态和动态面板估计结果均表明,技术进步通过增加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增加教科文卫财政支出比重,促进了服务业结构优化,但固定资产投资对服务业结构的优化有滞后作用。面板VAR模型的分析显示,资本供给结构的冲击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贡献最大。服务贸易结构途径方面,非限制性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短期内技术进步通过增强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从而促进中国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同时,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服务贸易结构冲击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现代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冲击,技术进步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解释程度则相对较小。扩大引进含有先进外资的力度,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服务业技术水平,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推进市场化改革,降低现代服务业进入门槛;增加个人收入,加速工业化进程,升级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增加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优化供给结构;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升级服务贸易结构,提高现代服务贸易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