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炜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文学的殉道者”“大地的守夜人”。张炜行走在民间大地上,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写出了千万字的文学巨著,这不得不令人惊叹。这位生长在孔孟之乡的山东作家,坚守着作家的使命和责任,用他的语言文字提醒人们,时刻关注着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民间滋生文学,还有政治、经济、文化,总之一切,而张伟是最早找到民间世界的作家之一。本文试图通过作品分析,展现张炜笔下所描述的民间想象世界,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力图通过分析张炜笔下的人物形象,剖析民间意识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张炜肩负着道德理想的责任,希望寻找到现代文明进程中失落的,却存留在民间传统中的道德标准,高举理想主义的大旗;民间具有自由自在性的特点,在胶东半岛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滋生了一系列的精灵人儿;民间藏污污垢的特点,权力、欲望、金钱纠缠在一起,诱发了人性恶的因素,恶霸的冷酷、残忍令人发指。第二部分力图透析张炜小说中的民间立场,从四个方面展开: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怀这个纷繁复杂的民间世界;苦难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张炜试图以无边的灾难和激扬的流浪叙说民间世界,完成生命的美丽旅程;通过四处行走,记录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叙写大量的神话故事,描画民间世界;在张炜看来,方言才是真正地朴素的语言,他试图运用大量的方言书写民间,使之成为一种浑然之气,贯穿在小说中。第三部分力图说明张炜在民间大地上苦苦追寻的理想,从两方面阐释: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张炜诉说了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一个生命体的理想状态——自然、本真、平等;大地是张炜精神的守望地,回到大地的中心,与母亲距离最近的地方,投身于无边的莽野,只为获得那份真实、血脉的根基。第四部分力图发掘张炜走向民间、融入大地的原因。从四个方面展开:儿童的记忆美丽而纯真,它深深地影响着张炜的创作,作为生命的背景烙印在心灵之上;张炜是土生土长的齐鲁之子,于是齐鲁文化对他的熏陶,贯穿着他的生命,即塑造他的性格,也影响了他的创作;80、90年代是社会的转型时期,知识分子们面临着“往何处去”的文化困境,张炜坚守着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用良知、朴素、真实诊断时代的脉搏,实现人的“大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