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盆栽形式,人工搭建遮荫网,设置全光照(CK)、25%遮荫(S1)、50%遮荫(S2)和75%遮荫(S3)4个处理组,以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茶花凤仙(Impatiens balsamina L.’Chahua’)和非洲凤仙(Impatiens waller ana Hook.f.)为实验材料,研究遮荫对3个凤仙花材料生长、生理、光合特征参数、开花以及果实和种子特性的影响,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个凤仙花材料的耐荫性强弱。旨在为园林植物耐荫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培育及其在花境中的配置提供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遮荫后,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株高、地径、一级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生物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总体表现为凤仙花和茶花凤仙的营养生长较之CK减弱,非洲凤仙较之CK增强。同时,75%以上遮荫条件下,3个凤仙花材料的营养生长均受到严重影响。(2)通过对3个凤仙花材料营养生长期不同阶段所测定的叶片叶面积、叶长、叶宽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出了3个凤仙花材料叶面积(LA)关于叶长×叶宽(L*W)的回归模型。其中,凤仙花:Y(LA)=24.928+0.606L*W;茶花凤仙:Y(LA)=21.123+0.613L*W;非洲凤仙:Y(LA)=5.624+0.626L*W。(3)遮荫后,3个凤仙花材料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单峰型”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均降低。其中,叶绿素a/b值的减小表明叶绿素b的增加是叶绿素总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以及遮荫时间的累积,以上变化趋势逐渐达到显著水平(P<0.05)。(4)遮荫后,凤仙花S1、S2、S3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其CK的109.3%、79.0%、37.8%,茶花凤仙分别为其CK的65.5%、29.9%、21.0%,非洲凤仙分别为其CK的162.0%、153.1%、44.6%。此外,凤仙花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茶花凤仙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非洲凤仙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P<0.05)、蒸腾速率(P<0.01)显著相关,其余指标均两两显著相关(P<0.05)。(5)遮荫后,非洲凤仙S1、S2的花期延长,凤仙花S1、S2和茶花凤仙S1、S2的花期缩短;凤仙花S3、茶花凤仙S3、非洲凤仙S3的始花期分别比其CK延后了18d、38d、44d,由于3个凤仙花材料的S3仅有个别植株开花,因此未达到盛花期和末花期的统计标准。同时,凤仙花和茶花凤仙的开花持续时间、花量、成活率、单果重、单果种子数均降低;非洲凤仙除成活率降低外,其余指标均呈“单峰型”变化趋势。3个凤仙花材料的种子百粒重与其各自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6)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3个凤仙花材料耐荫性强弱的第一主成分:地径、叶片数、可溶性糖、丙二醛、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可溶性蛋白;第二主成分:花横径、成活率、开花持续时间;第三主成分:叶绿素;第四主成分:蒸腾速率。累计贡献率达89.100%,代表了大部分数据的信息量。以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3个凤仙花材料的耐荫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3个凤仙花材料的耐荫性由强到弱为非洲凤仙>凤仙花>茶花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