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转录组测序技术和RT-PCR扩增技术、分子克隆技术对侵染沈阳三种园艺植物的病毒进行了分子鉴定。确定侵染花生的病毒为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中的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ean common mosaic virus,BCMV)的辽宁分离物;确定侵染凤仙的病毒为植物杆状病毒科(Virgaviridae)中的一个新病毒;确定侵染月季的病毒为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玫瑰黄花叶病毒属(Roymovirus)中的玫瑰黄花叶病毒(Rose yellow mosaic virus,RYMV)的辽宁分离物。本研究对侵染三种园艺植物的病毒进行准确鉴定,为防治相关园艺植物病毒病害积累了理论基础。(1)2017年9月,于辽宁省沈阳市采集到叶片明显斑驳褪绿的花生样品,怀疑为植物病毒侵染。样品经负染色于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约15nm×800nm的线性病毒粒子。通过转录组测序、RT-PCR扩增及分子克隆技术从花生病叶中扩增到一种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病毒。该病毒基因组包含10,076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典型的可切割的多聚蛋白(Polyprotein),3’端具有Poly(A)尾巴。基于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其与BCMV中国武汉大豆分离物(BCMV-[CN:WH:Glycine max],KJ807813)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4%和99.7%,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它聚类在BCMV花生分离物的分支上。上述分析表明,该病毒是BCMV的分离物,这是辽宁地区有关BCMV自然侵染花生的首次报道。(2)2016年7月,于辽宁省沈阳市采集到叶片皱缩的凤仙样品,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凤仙病叶发现大小约10nm×320nm的病毒粒子。通过转录组测序、RT-PCR扩增及分子克隆技术,在凤仙病叶中扩增到一种植物杆状病毒科(Virgaviridae)病毒。该病毒近乎全长的基因组包含11,363个核苷酸,含有4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基于移动蛋白(Movement protein,mp)和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其与植物杆状病毒科(Virgaviridae)尚未归类的叉丝单囊壳属单胞菌类烟草病毒(Podosphaera prunicola tobamo-like virus,Pp TLV)同源性最高,cp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1.5%和87.2%,mp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7.5%和81.5%。并且在基于cp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该病毒与Pp TLV在同一分支上,不与其他病毒序列聚类。上述分析表明,该病毒是植物杆状病毒科(Virgaviridae)的新成员,尚不能归类到属,将其暂时命名为“凤仙类烟草皱缩病毒”(Impatiens tobamo-like virus,ITLV)。(3)2019年7月,于辽宁省沈阳市采集到表现为花叶症状的月季样品。通过转录组测序、RT-PCR扩增及分子克隆技术从月季病叶中扩增到一种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玫瑰黄花叶病毒属(Roymovirus)病毒。该病毒的基因组由9,692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大的多聚蛋白(Polyprotein)。基于核苷酸全序列及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与玫瑰黄花叶病毒(Rose yellow mosaic virus,RYMV)美国玫瑰分离物(JF280796)和日本玫瑰分离物(LC466941)同源性最高。其中,与RYMV美国玫瑰分离物(JF280796)的全序列核苷酸同源性达84.1%,cp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4.7%及88.3%,与RYMV日本玫瑰分离物(LC466941)的全序列核苷酸同源性达83.7%,cp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5.9%及89.9%。基于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病毒同玫瑰黄花叶病毒属相关成员聚类在一起,与RYMV美国分离物(JF280796)和RYMV日本分离物(LC466941)亲缘关系最近。上述分析表明,该病毒是RYMV的分离物,这是国内外RYMV天然感染月季的首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