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方法,以其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痛苦小已在临床广泛使用10余年,并日益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在计划生育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但还有其不足之处,诸如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流血量多,甚至潜在大出血的危险,这不仅有损健康、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可诱发盆腔炎、不孕症,因此如何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等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广大医务工作者作了大量的努力,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不是十分令人满意。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弥补药物流产的不足,以进一步提高药物流产的使用,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药物流产后出血属中医“产后恶露不绝”范畴。根据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同时鉴于现代医学认为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多和(或)时间长的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绒毛或蜕膜组织残留、米非司酮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易合并宫内感染等病因病理特点,我们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以“补虚不留瘀,祛瘀不伤正”为治疗原则,采用益气祛瘀、缩宫止血之缩宫止血合剂治疗本病的气虚血瘀证,取得了较好效果。其方主要由党参、三七粉、益母草、紫草等组成,其组成紧紧扣住虚、瘀这一病机。方中党参补气,药理证实其有兴奋子宫的作用;三七粉活血化瘀,止血,药理证明其对动物血管有收缩作用,缩短其凝血时间,有止血作用;益母草苦泄辛散,主入血分,善于活血祛瘀调经,为妇科经产要药。药理研究表明其对多种动物的离体、在体、未孕、已孕或产后子宫均具明显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及紧张度增加;紫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解毒。药理研究证实紫草具有以下作用:对实验动物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创伤愈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流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缩宫止血合剂正是通过这些补气、祛瘀、止血、抗炎、收缩子宫的中药,达到益气祛瘀、缩宫止血的目的。本课题对缩宫止血合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证实了缩宫止血合剂的疗效,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临床观察:将65名本院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于第一、二天早上9点服米非司酮50mg,晚上9点服米非司酮25mg,服药前后均空腹2小时,第3天早上来院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留院观察6小时,胎囊排出后,当天开始,试验组予服缩宫止血合剂,每次100ml,每日2次,连用7天;对照组予口服益母草冲剂,15g/次,2次/天,连用7天。结果表明:试验组完全流产率为91.43%,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阴道流血持续天数前者为10.69±5.16天,后者为13.73±5.47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血时间≤2周者前者占75%,后者占57.69%,两者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出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气虚血瘀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6.67%,两者差异显著,P<0.05;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者,试验组占53.125%,对照组占26.92%,两者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流血量少于对照组;两者转经时间及转经经期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本方对月经恢复无影响。以上临床观察表明,缩宫止血合剂能改善药物流产后气虚血瘀症状,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对月经复潮无不良影响,而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是一安全有效的方药,对临床药物流产的进一步开展具有促进作用,应当加以更深入的研究。另外,为方便患者携带和服用,可考虑将本方改良为<WP=5>散剂或丸剂,以易于为患者所接受。本试验样本量偏少,是本文不足之处,有待今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