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策略的使用与英语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关系,我国新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所以,怎样在任务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克拉什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颇受情感因素影响,他指出影响习得的情感变量包括自信,动机,焦虑。情感策略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情绪的行为实施——避免了学生情感和理智的矛盾,无意识和意识的失调,深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内在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情趣,最大程度降低情感过滤,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本文讨论了情感因素的定义和分类,使用情感的过程,使用情感的策略,使用情感策略的原则,任务的含义,情感策略和任务型教学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对情感策略和任务型教学研究所取得的结果。在总结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1.在任务型教学中,情感策略是否能够激发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减少负面焦虑2.如果情感策略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使用情感策略和不使用情感策略的教学效果是否存在差异3.如果存在差异,那么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参照O’Malley&Chamot对学习策略的分类设计出了英语学习情感策略调查表,主要对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习动机和兴趣,自信心,对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情感策略产生的影响方面进行测试。本问卷在高一八个班级的学生中进行,每班随机抽取十四份调查问卷,共计一百一十二份,有效问卷一百零九份。本文在试验期间对高一英语教师三名,班主任一名进行个人访谈。主要对教师的英语教学特点、实际教学情况,课堂上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情况及对学习的态度,对情感和策略所持有的观念和频率等进行访谈。在实验阶段,本文以一百二十一名高一年级艺术生作为受试对象,在实验班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特征设置任务目标,并且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运用情感策略,在对照班实施传统的三阶段教学模式,即呈现—操练—表达。提取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三次阶段测试和一次期末测试的成绩,考试内容是关于听力,词汇,语法,写作等方面,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一次测试为实验前的一次测试,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整体水平,人数等方面基本持平,实验班共六十人,平均成绩为五十八点八九。对照班共六十一人,平均成绩为五十八点九九。第二次测试为月考,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六十四点一一,对比班的平均成绩为六十三点七三,两个班级的成绩都有小幅度上升,但是差别不大。第三次测试也是月考,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七十五点三五,对照班的成绩为七十三,比实验班平均成绩低了一点五个百分比。第四次测试是期末测试,实验班的平均分为八十二点五七,对照班的平均分为七十七点四九,比实验班平均成绩低了三点三个百分比。在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实证研究等方面对情感策略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与验证,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在任务型教学中情感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减少负面焦虑。二是使用情感策略和不使用情感策略的教学效果存在差异。三是在听力,语法,和写作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作者提出了该研究对教学的一些启示:一是应该在课堂上重视情感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从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出发,避免学生情感和理智的矛盾,无意识和意识的失调,深化学生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