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三十多年间,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因独生子女死亡而形成的无子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失独家庭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随着失独父母老去,这些风险变为现实危害的概率与破坏力日益增大。其中,失独父母的集体行动风险最为笔者所关注。 现实生活中,失独家庭并非生存困境最大与“失语”最严重,缘何成为因失子而发起集体行动的唯一社会群体?失独家庭的特质是什么?失独家庭发起集体行动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物质补偿是当下政府帮扶失独父母的仅有方式,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令人不禁要问,应该制定怎样针对失独父母行之有效的帮扶政策?如何构建针对失独父母集体行动合理、合法的风险防控体系? 笔者透过研究发现了以下结论:失独父母的集体行动是“社会风险的形成机制”、“社会风险的演化机制”与“社会风险的应对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失独父母的集体行动风险形成机制,主要包括计划生育政策,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低下,医疗卫生体系不完善、学校与家庭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因素;失独父母的集体行动演化机制,笔者透过构建“推力——拉力——阻力”模型,得出主要包括“现实不满”、“苦难归因”、“心理需求”与“组织能力”等因素;失独父母的集体行动应对机制,主要是政府处理集体行动的错误方式。 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国家——社会——个人”多主体参与的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借此规避失独父母的集体行动风险。在这个体系中,国家力量应该起主导作用,社会力量起重要的辅助与补充作用,个人则需要用积极地态度回应外界给予自己的各种帮助。针对失独父母集体行动的产生原因,笔者认为政府应该着力于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完善处理集体行动的方式;社会力量应该积极投资失独父母相关的公益项目,发挥各类NGO组织与社工机构在救助失独父母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失独父母则应该卸下“遗忘即背叛”的心理包袱,主动参与到失独政策制定与监督的过程中来,最终重拾生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