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理论素养提升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硕士研究生作为我国学术科研后备力量,承担着文化传承,知识传递和创新的责任,在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硕士研究生必须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方可成为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一是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知识,二是具有一定的学术科研能力,也就是对理论的运用和创新能力。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硕士研究生质量呈现下滑趋势,而这也就成为本研究进行探索的逻辑起点。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明晰硕士研究生理论素养的内涵、构成及其特征,提出了硕士研究生理论素养之应然状态。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的人才,这就意味着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并通过运用理论促成学术科研成就是其内在要求。硕士研究生理论素养所描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研究生对理论产生关注,并将理论知识内化吸收和外显的过程,据此,将硕士研究生理论素养分为理论意识、理论知识和理论能力三方面,突出其缄默性、个人性、专业性、层次性和持续性的特征,并探讨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特殊性。第二部分,根据深入的观察和访谈分析硕士研究生理论素养低下的现实表征。主要表现为:理论意识淡薄;理论知识在广度上,理论基础知识狭窄;在深度上,专业理论知识浅薄;理论感知能力欠缺,理论迁移运用能力不足,理论创新能力不强。第三部分,通过内外因分析法可结合硕士研究生个人、学校和社会背景三方面深入分析硕士研究生理论素养低下之原因。一是硕士研究生观念上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偏差,产生功利化的学习倾向,硕士研究生学习方法机械。二是碎片化知识的泛滥,分散其注意力,消磨意志,削弱硕士研究生深度思考的能力,弱化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三是评价制度的过度功利化,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四是学校培养目标与社会期许之间存在的不协调。五是躁动的社会文化氛围所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硕士研究生理论素养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本研究根据硕士研究生素养低下之表征和原因,通过研究生个人、学校以及社会三方面提升硕士研究生理论素养。首先,激活理论兴趣,激发理论意识。硕士研究生要树立“以学为乐”的观念,激发研究生的理论需要,发挥导师重要他人的影响。其次,学校课程设置上应当向经典阅读课程倾斜,评价制度应当去功利化。最后,构建深度学习的校园文化场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良好的学术沙龙生态,提升学术讲座的传播品质,以增强学术交流的质量,使硕士研究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理论素养。
其他文献
综述2017年,新闻出版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随着文化、科学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建设经历了从小跨度、形式简单到大跨度、结构复杂的发展阶段。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应用,以及桥梁上作用荷载研究的不断深入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45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的来源于人胎脑cDNA文库的组织蛋白。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HCMV UL145片段,酶切及纯化扩增的目的
随着陶氏化学和杜邦的合并,由陶氏化学与康宁公司创立、并备持股50%的有机硅巨头——道康宁也将重组。陶氏化学宣布,将从康宁的手里买回50%股权,从而全资控股道康宁。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经历了1985~1996年的理论研究导人期、1997~2005年的法规建设探索期以及2006年至今的实务规范推进期三个阶段。80年代中期,我国会计审计学术理论界对内部
<正>研究目的跳跃的节奏性是很多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在跳高、跳远、健美操、体操等运动项目中节奏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成绩。不同的人,不同节奏的跳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很多
会议
“自来水胶印系统”创新技术是世界首创的用“自来水”替代“润湿原液”印刷的颠覆性技术.该技术由云南卓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道明带领团队通过20年的行业实践、10年的技
目的探讨c—FLIPL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PCR检测103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FLIPLmRNA表达,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4例(其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严重冲击了美国、欧洲、日本资本市场并波及中国,美欧政府及其央行果断迅速地加以干预、援助。本文论述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成因和影响,并论证了中关两国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以“移觉”(单词SYNAETHESIA的中文概念)的生理、心理和文学三个学科知识为背景,通过对与联觉、移觉和通感紧密相关的平面设计案例做详细得分析和研究,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