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嘲笑(teasing)历来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传统研究将嘲笑看成是一种语言现象,直到上世纪80年代左右,嘲笑研究的重点才开始转向认知和语用角度,对儿童嘲笑的研究有助于丰富人们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认识。已有嘲笑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人们嘲笑的主题和反应、意图理解、功能知觉及影响嘲笑意图推断的因素。研究发现,人们嘲笑的主题和交际双方的关系会影响人们对他人嘲笑意图的推断,而且男性和女性在对他人嘲笑意图的理解和情绪体验上存在差异。但这些研究结论是基于对青少年和成人的研究得出的。作为一种交际现象,嘲笑是一种互动行为,被嘲笑者的反应会影响交际双方关系的变化。国外研究者考察了儿童对被嘲笑者三类反应的评价,发现儿童对被嘲笑者的幽默反应评价最好,其次是忽视反应,对敌意反应的评价最差。但研究者并未考察儿童的评价随年龄增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交际双方的关系是否会影响儿童的评价。本研究采用故事法,考察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对同伴三类主题嘲笑的意图理解和情绪体验及被嘲笑者三类反应的评价,结果发现:1、主题、交际关系和性别会影响小学生对同伴嘲笑的意图理解和情绪体验。三类主题中,各年级学生对同伴肥胖嘲笑的意图理解和情绪体验最好。交际关系对嘲笑意图理解和情绪体验的显著影响在四年级及以后出现。不同年级学生对同伴某些主题嘲笑意图的理解和情绪体验存在性别差异。2、不同年级学生对被嘲笑者不同反应的评价不同。二年级学生对被嘲笑者三种反应的评价没有显著差异,四年级学生能够明显知觉到敌意反应的不恰当,六年级学生能够明显知觉到幽默反应好于忽视反应。交际关系对被嘲笑者反应评价的影响不显著,男女学生对被嘲笑者反应的评价没有显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