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溶区地下水资源量丰富,开发潜力大,但其分布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水流运动规律多变,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限制了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程度。本研究以广西漓江流域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地下水系统水均衡观测网络,根据观测数据及水文地质特征调查对系统进行划分,通过滑动平均法、Sen’s斜率估计法、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等对系统进行降水变化特性计算,并分析系统地下水资源转化特性,对系统进行天然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建立了适宜的岩溶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体系,为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水文地质特征调查,将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分为7个子系统:钓岩地下水子系统、水牛圯地下水子系统、东究西侧地下水子系统、东究东侧地下水子系统、大浮地下水子系统、菖蒲岭地下水子系统、寨底地下水子系统。地下水子系统的补、径、排特征描述为研究区岩溶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及评价提供研究基础。(2)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丰水期的降水量下降趋势较明显,变化率为4.11 mm/a,平水期年降水量下降趋势较缓慢,变化率为1.97 mm/a,枯水期降水量下降趋势较缓慢,变化率为2.32 mm/a。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内突变年份分别为2001年、1996年、1993年。系统丰水期降水量在1996年、2001年发生不显著突变;系统平水期降水量在1977年、1980年、1984年、1986年、1997年发生不显著突变;系统枯水期降水量在1994年发生不显著突变。(3)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水资源转化以地下径流为主。系统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降水通过土壤带入渗至表层岩溶带,径流形式以管道和裂隙为主,部分水流通过基岩裂隙径流形成溢流泉,部分水流经岩溶管道排泄至地下河出口。丰水期管道内充满水,补给基岩裂隙水,枯水期管道内水位低于周围含水层水位,基岩裂隙水补给管道水。排泄形式主要为表层岩溶泉、岩溶大泉、地下水出口等;系统流量、水位与降水响应关系明显,季节性变化性强。(4)系统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值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计算期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值分别为0.648、0.483、0.337。系统一个水文代表年不同计算期的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32437.1920万m~3、475.7082万m~3、279.8199万m~3。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快速流与地下水总径流呈线性关系,慢速流则与地下总径流呈二次函数关系。在查明海洋-寨底地下水系统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型地下河、岩溶泉进行人工堵洞调蓄,能够实现对快速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