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ai5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人类世以来,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加速的趋势,对于全球水循环势必产生重要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水资源科学调配、缓解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危机的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中线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由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调水,当前多年平均调水量60亿m3,已累计向华北地区调水361亿m3。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工程水源地径流变化机理以及未来水资源变化趋势需要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收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大尺度分布式VIC水文模型和Dinamica EGO模型,结合情景反推法设计的不同模拟情景,实现水源地历史径流变化的归因工作。此外,通过利用降尺度后的IPCC5的气候模式的2个气候情景(RCP4.5、RCP8.5)以及不同情境下的未来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研究区未来径流变化的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变异范围法探究未来极端径流趋势。主要结果如下:(1)在1979-2018年间研究区“暖干化”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区径流每年下降4.39 m3/s,主要体现在雨季径流的下降。交叉小波分析表明降水、温度和潜在蒸散发对研究区径流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其中降水是径流变化的主要气象影响因素。研究区径流对城镇和建设用地变化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灌丛、旱地、水田和草地,对林地变化敏感性最低。(2)基于耦合模型框架的归因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分别影响99.7%、108.2%和102.1%的径流变化。此外,气候变化可以加强或减弱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3)经济优先发展情景下,未来(2025-2070年)丹江口入库多年平均径流与历史时期(1979-2018年)相比增加25%-33%。生态优先发展情景下,丹江口入库多年平均径流降低0.38%-6.01%,其中在RCP4.5情景下,2050年之后降低趋势有所缓解。尽管生态优先发展情景增加了区域的植被用地面积,能够滞存更多的水量,但是在未来降雨和温度较大波动的影响下,未来研究区将会面临更大的洪涝灾害威胁。本研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历史气候和径流规律做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径流变化机理进行了科学的探究,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其他类似环境区域的径流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研究区旱涝灾害存在增加的趋势,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针对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情景配置将能够有效的缓解极端径流风险。
其他文献
苔麸(Eragrostis tef)是埃塞俄比亚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之一,具有重要农业价值,同时也是一种在全球广受欢迎的健康食品。埃塞俄比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基因库中已保存了从不同的农业生态区域中收集的大量苔麸种质资源,然而,目前对这些种质资源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十分有限,其遗传变异水平及地理分布模式、农艺性状的遗传学基础等仍不十分清楚。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开发高分辨率的分子标记对于Eragrostis
位于肯尼亚的阿伯戴尔山脉(Aberdare Ranges)孕育着典型的热带山地森林,是非洲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片森林一直被各种因素干扰、破坏,但它的植物种类仍然十分丰富,还有许多珍稀特有植物。因此,此地被列入热带东非山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世界上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然而,有关于整个阿伯戴尔山脉的维管束植物区系和分布模式的研究工作却很少。本研究以肯尼亚中部高原阿
南迪森林(Nandi Forests)位于肯尼亚裂谷省卡卡梅加森林以东的南迪悬崖顶部,它是几内亚-刚果雨林最东部残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认为是非洲山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一部分。同时它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如涵养水源,为生物提供宝贵的栖息地,为境内流域生态提供保护,同时也起着碳汇的作用。由于大面积栖息地的丧失和频繁的人为活动,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南迪森林处于物种灭绝危机的最前沿。
泽泻目是单子叶植物基部类群之一,该目包含了14科166属的水生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泽泻目是水体环境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是水生动物的食物,其中一些植物,如水鳖科、泽泻科、花蔺科和水蕹科的一些物种可以作为水族馆和户外花园中的观赏性水生植物。泽泻目中的水生植物具有形态复杂多变等特点,长期以来,该目植物的分类鉴定一直存在困难,其系统发育等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植物叶绿体基因组DNA序列及结构变异等能为解决
Streptocarpus ionanthus(苦苣苔科:海角苣苔属)是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特有的草本植物,分布在坦噶,莫罗戈罗和基利菲地区。该物种包括九个密切相关的亚种,亚种之间有着复杂的形态特征和尚不明晰的演化关系,导致该物种复合体一直以来在分类处理上未能达成一致。悬而未决的物种界定使得弄清其种下分类单元之间的亲缘关系变得复杂,这又严重影响了对这一濒危物种保育工作。同时Str.Ionanthus也
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资料及其自然分布式样,以及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内在机制,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至关重要。然而,相关资料不足,妨碍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重要性的认识,甚至难以避免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损失。若某一地区缺乏对动植物区系详尽的清查,很难确定该地区受到威胁的生物资源。东非沿海森林是一个独特的生物地理区域,有多样的特有动植物群,因此被确定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然而,该地区植物
微生物组是指包括细菌,真菌,古生菌,低等真核生物,病毒等微生物的基因和基因组。植物微生物群落定殖于植物器官内和植物表面,某些特定微生物群落具有宿主偏好性,只定殖在某些特定类群或者特定器官,例如根际微生物群落只在植物根表面狭窄区域内受到植物分泌物等影响而形成。微生物群落在植物生长和植物抵抗胁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环境,植物的遗传因素和代谢调节可以塑造和影响群落。微生物群落与宿主的互作关系,比如遗
长江中下游湖群是全球重要的湿地,苦草属(Vallisneria L.)植物是这一区域的优势沉水物种,对这些湖泊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尺度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证实刺苦草(V.spinulosa Yan)是长江中下游湖泊的优势物种;苦草(V.natans(Lour.)Hara)很常见,但不占优势。刺苦草和苦草在这些湖泊中常常混生,形成带状相间分布格局。通过对
莲(Nelumbo nucifera)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水生草本植物,集食用、观赏和药用价值于一身。在我国,莲已有逾两千年的驯化栽培历史,而且种植规模巨大。随着莲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关莲分子育种以及基因功能研究也越来越多。目前,莲组培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尚未构建,不能在莲本体上进行基因功能解析等的研究。因此,本研究a)通过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来源的莲组织、器官为外植
造林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之一,显著地改变植被的物种组成和土壤微环境(含水量、pH、温度等),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活性,最终导致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和温度敏感性发生变化。然而,造林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及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在丹江口库区选取四种土地利用方式(森林、灌丛、农田和裸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保护、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温度敏感性的测定和研究,探讨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