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青枯病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 et al)原属假单胞杆菌属(Pseudonomas),现归为拉尔氏菌属(Ralstonia)。它是一种土壤习居菌,主要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导管内繁殖并向上扩展,传播蔓延到整个植株,引起番茄全株系统性萎焉,最终导致死亡。番茄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危害严重,它的防治比较困难。 对根部系统浸染病害,根际微生物的活动必定对病菌的浸染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少研究证明作物对土传病害的抗性与根际微生物有密切关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越丰富,物种越均匀,多样性越高时,对抗病原菌的综合能力越强。 从番茄根系周围筛选拮抗细菌防治青枯病,是因为来自土壤环境的拮抗菌,容易引入作物根际土壤,利于它的成功定殖。但目前人们对番茄根际的细菌群体情况及它们间有无相互拮抗关系了解得不够多。 本研究采用SNA平板稀释分离法调查了重庆市璧山县新堰新村蔬菜基地的健康番茄在苗期、花期、初果期和盛果期等四个不同生育期根际各部位(根表、根际、根围和非根际)中的非厌氧细菌总数量,并分析其数量的动态变化和各生育期的根际效应。同时测优势菌间及优势菌与青枯菌间的相互拮抗关系,为以后从番茄根际土壤中筛选青枯拮抗菌,并成功引入大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还测定了对青枯有抑制作用的优势菌对一些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看它们是否有广谱抗菌性。 结果表明,无论在哪个生育期,番茄根际土中非厌氧细菌数量都远大于其他部位的细菌数;根表非厌氧细菌数量也多于根围及非根际样品中的非厌氧细菌数量。各期非厌氧细菌数量的根际效应分别为苗期32.6,花期43.0,初果期55.4,盛果期63.6。从平板上根据菌落形态特征选出各样品中数量占优势的菌株共38株,根据这些菌株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反应特性确定这38个菌株分别属于Artgribacter(节杆菌属)、Cellulomonas(纤维单胞菌属)、Sporolactobacillus(芽孢乳菌属)、Bacillus(芽孢杆菌属)、Derxia(德克斯氏菌属)Agrobacterium(土壤杆菌属)、Glluconobacter(葡糖杆菌属)、Xanthomonas(黄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等9个属。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优势菌之间及优势菌和番茄青枯菌之间是否存在拮抗关系,发现初果期两个根际优势细菌CJ04与CJ01间存在拮抗关系,其他优势菌之间在平板上没有表现出相互拮抗关系。16株优势细菌对番茄青枯菌有拮抗作用,来自根际的7株,来自根表的4株,来自根围的5株;其中苗期1株,花期4株,初果期4株,盛果期7株。这16株拮抗菌中,除了常见的芽孢杆菌(5株)和假单胞杆菌(3株)外,该试验中节杆菌属、葡糖杆菌属和德克斯氏菌属中的拮抗菌株数量也比较多。 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青枯拮抗优势菌对棉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棉枯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