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Samuelson在1963年首次发现了人们在单次和多次决策情境下的行为差异以来,大批学者投入到该行为现象的研究中。主流的补偿性模型理论和非补偿性模型理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提出,人们在单次/多次决策中的行为差异可以这样去解释:在多次决策情境中,重复进行的决策使概率信息与决策结果间产生了一定的内在联系,决策结果与期望价值的一致性增高,使决策者可以一定程度的参考概率信息,通过理性分析来指导自己的决策行为。而在单次决策情境中由于概率信息与决策结果间缺乏这种内在联系,使决策者难以准确把握风险决策结果,进而采取非补偿性的行为法则指导自己的决策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征募了 739名大学生,基于单次/多次决策范式设计了四个相关研究:研究一旨在检验被试对于决策的可能结果与期望价值一致性的认知。我们分别检验了人们在1/3概率赢得250元,2/3概率损失100元;50%概率赢得200元,50%概率损失100元;90%获得30元,10%概率损失100元这三种风险决策的单次和多次决策情境中对决策结果与期望价值的一致性评价。结果显示,人们在三种风险情境中均认为在多次决策情境中的一致性要高于单次决策。研究二旨在探讨是否在多次决策情境中由于一致性认知较高,决策情境所提供的信息具有较强参考性,人们在决策时会较之单次决策更多的参考决策信息。该部分由两个分实验组成。实验一的结果表明,面对期望价值为正的风险决策游戏,相比单次决策人们在多次决策时更愿意相信自己能够在游戏中赢利,认为决策信息的参考性更强,且更倾向于接受风险决策游戏;实验二的结果证明风险决策的确定性能够影响人们对游戏的接受意愿,确定性越强人们越倾向于接受期望价值为正的风险游戏。研究三中我们考察了人们的一致性认知、对决策信息的参考性程度以及结果认知对决策行为的预测力。结果显示,三者均能够显著预测决策者对风险决策游戏的接受意愿。研究四通过一个实验性分离实验就单次决策和多次决策是否遵循相同的行为法则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分别面临单次和多次决策时被试在以金钱为决策对象的补偿性决策情境中在表现出了显著的行为差异,而在以生命为决策对象的非补偿性决策情境中我们却并没有观察到显著的行为差异。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单次/多次决策行为差异是一个稳定的现象,决策次数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人们在期望价值为正的风险决策中的风险寻求倾向;2.在多次决策情境中,由于多次重复使决策结果与概率信息产生了内在因果联系,人们对决策结果与期望价值一致性的认知高于单次决策情境。3.决策者对于决策的一致性认知、对决策信息的参考性程度以及结果认知能够很大程度上预测其将做出怎样的选择。4.决策者在进行选择时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在多次决策时,由于决策结果与概率信息产生了一定的内在联系,决策者能够通过概率信息对结果进行准确把握,从而倾向于采取补偿性的期望法则;而在单次决策时,由于概率信息与决策结果缺乏内在的因果联系,决策者难以通过概率信息准确把握决策结果,从而倾向于采用非补偿性法则来指导其决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