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国现在已经初步实现了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这样的成就离不开财政对教育事业经费的保障和财政对教育事业的分配调控。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单纯注重GDP的增长,而忽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逐年上升,但增长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财政性教育投资总量不足,教育资源层级结构、区域及城乡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山西省也面临同样的共性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方针及怎样办好教育的六条措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学前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根据科学发展观及新形势的要求,国家的宏观调控领域已经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包括教育在内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公共产品领域也迫切需要纳入到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之中。本文从宏观调控法的角度,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对山西省教育事业财政调控政策、法律层面及山西省财政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省教育事业财政政策与法律问题做了概要阐述;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国内其它省(市)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政策与法律现状。研究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财政保障和调控的政策与法律,借鉴国内与国外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政策和法制建设的先进经验,试图对完善山西省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政策和法律提出建议。第一部分阐述山西省财政支出中对教育事业投入的政策、法律的基本问题。阐述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的基本理论和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等基本问题。同时对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的作用、地位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阐述了山西省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的现状,肯定了山西省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取得的成就。并对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山西省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相关政策、法律、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山西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同时有限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教育层级之间分配不均衡的结论。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山西省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的政策与法律保障。其中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和山西省自身的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的地方性法规及政策依据。搜集整理这些教育事业的财政性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山西省教育财政投入调控的法律和政策提供依据支撑。第四部分通过对与国外和国内其他省份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现状和法制保障进行针对性的比较分析,找出山西省自身的优势和与之存在的差距。从而为山西省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政策与法制的完善提供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第五部分是在前四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山西省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的政策与法律保障的思考,首先,完善教育财政投入的地方性立法及政策、严格执法、有效监督。其次,完善教育事业财政投入模式和增加对省内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总量。第三,合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教育事业财政支出结构。综上,本文从教育的产品属性理论引出教育财政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以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政策和法律的基本范畴为基点,通过对山西省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的现状及其政策和法律现状的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国外先进的经验,提出山西省教育事业财政投入调控政策与法律的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