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橡胶由于其自身的理化稳定性、生理惰性和耐老化等优良的特性而广泛应用于植入材料,但其表面易于发生细菌黏附,进而形成生物膜,引发感染和多种并发症,使病人承受极大的痛苦。在硅橡胶表面制备抗菌涂层是减少这类细菌感染的简单而有效的手段。但常用的抗菌剂如银离子等抗菌涂层在有效地阻止细菌黏附、增殖的同时,存在细胞毒性等潜在危险,其应用受到了限制。为此,为获得安全、有效的抗菌涂层,本研究在硅橡胶基体上经化学改性后将氧化石墨烯接枝在其表面,形成氧化石墨烯抗菌涂层。首先通过紫外辐照对硅橡胶表面进行活化,使其表面产生活性基团,随后在其表面接枝硅烷偶联剂(?-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从而使氧化石墨烯与硅橡胶表面牢固键和,形成抗菌涂层。为了增大氧化石墨烯比表面积,利用溶致液晶软模板制备出有序纳米结构氧化石墨烯,并将其接枝在硅橡胶基体表面,形成有序结构氧化石墨烯抗菌涂层。利用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AXS)表征氧化石墨烯微观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表面的微观形貌;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来观察样品表面亲疏水性变化;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和低角度X-射线衍射(Low-angle XRD)表征溶致液晶模板结构;采用低角度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定结构化氧化石墨烯的有序结构;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荧光染色法评价氧化石墨烯涂层及有序结构氧化石墨烯涂层的抗菌性能;通过细胞活死染色法检测细胞死活,判定氧化石墨烯抗菌涂层对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以上实验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紫外辐照及硅烷偶联剂的桥接作用,将氧化石墨烯接枝在硅橡胶基体表面,形成氧化石墨烯涂层。(2)硅橡胶基体表面的氧化石墨烯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表现出了抗菌性,且氧化石墨烯涂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更多地来源于其氧化应激作用,而不仅仅是机械物理损伤。(3)硅橡胶基体表面的氧化石墨烯涂层对内皮细胞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4)利用溶致液晶软模板可成功制备出层状和六方有序结构氧化石墨烯。(5)与硅橡胶基体表面的氧化石墨烯涂层相比,有序结构氧化石墨烯涂层的抗菌性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