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喻,在传统修辞学研究中,一直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认为其主要特征在于因相关或邻近的关系而发生的一种名称替换。与隐喻相比,转喻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其产生研究兴趣的学者也不多。现代修辞研究对转喻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Roman Jakobson的结构语言学分析和Stephen Ullmann对其在语义变化中所起作用的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转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为众多学者对转喻的本质进行认知探索开启了道路。由此开始,转喻的概念本质、认知特征以及与转喻表达相关的概念网络开始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转喻不仅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而且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认知的一种工具。基于转喻的概念本质和认知特征,认知语言学家们把这一认知现象更确切地称之为“概念转喻”。虽然概念转喻已成为认知语言学和语篇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但是现有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也未能形成统一的研究方法,主要分歧表现在不同的学者对于概念转喻的定义、认知特征及其功能有不同的理解,用以表述的术语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比较分析,作者认为有必要对概念转喻的语篇功能进行较为系统地阐述,并着重对形成这一功能的认知条件进行探讨。目前学者们对于如何定义概念转喻还未达成统一认识,但从近年的研究成果看,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转喻是人类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是一种可以进行双向解读的认知过程,并且可以通过特定的知识构型对其进行识解。本文在评析了不同学者对概念转喻的界定后,以其三个公认的基本认知特征为基础,尝试性地为概念转喻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定义。以此定义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概念转喻的语篇功能及其认知条件。在对什么是话语修辞以及话语修辞同语篇语言学的关系进行阐述后,本文提出,概念转喻,作为一种话语修辞手段,它赋予语篇交际以逻辑性,从而使言语交际变得更加连贯和更有效率。正是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概念转喻具有语篇功能,体现为其在语篇表层的衔接功能和深层的语义连贯功能,其中后者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在重点探讨了概念转喻的语篇功能后,论文对形成概念转喻的认知条件进行归纳并予以分析。在讨论了框架、场景、图式、以及脚本四种知识构型在识解语篇中转喻概念网络所起到的认知功能后,本文把这四种认知条件纳入到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s)的统一框架中。这是因为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能更好地涵盖语言世界、现实世界和概念世界的一体关系,且不要求相应的认知范畴与其一一对应,因而更完整且具有更强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