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从细胞起源到临床过程及预后的高度异质性是其显著特征。近年来,RIP2已被证明除了在炎症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也影响着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包括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此外,PI3K/AKT通路的功能异常通常与DLBCL中的下游分子突变密切相关。目的:研究RIP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预后意义,继而通过相关细胞功能实验,了解RIP2在DLBCL细胞生命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本研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通过免疫组化染色了解RIP2在GCB型和non-GCB型DLBCL中的表达,同时检测bcl-2和c-myc的表达情况,结合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分析RIP2在DLBCL中的预后意义;(二)通过细胞功能实验,了解RIP2对DLBCL细胞生命过程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发挥作用的相关机制。在本阶段研究中,分别选用化学合成物质GSK583以及转染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RIP2-siRNA)的方法抑制DLBCL中RIP2的表达。(1)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了解RIP2沉默后对于DLBCL细胞增殖的影响;(2)运用AnnexⅤ-FITC染色、Caspase-3活性检测以及bcl-2/bax比值了解RIP2功能抑制对诱导DLBCL细胞凋亡的作用。(3)DLBCL细胞经GSK583处理和转染RIP2-siRNA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DB和oci-ly10细胞中p65和Akt蛋白表达,以阐明与RIP2相关的DLBCL细胞生长受抑的具体机制。结果:(一)RIP2+/-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1)RIP2表达与IPI评分为中高危组、A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以及结内病变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GCB型DLBCL总体生存率高于non-GCB型(p=0.028);RIP2阳性组DLBCL总体生存率低于RIP2阴性组(p=0.013);RIP2阳性DLBCL患者接受R-CHOP治疗者总体生存率高于接受CHOP治疗者(p=0.001)。(3)RIP2在DLBCL细胞株中表达量高于正常人(p=0.001),且在不同亚型中差异性表达(p<0.001)。(二)在DB和oci-ly10两株DLBCL细胞中:(1)GSK583作用以及转染RIP2-siRNA两种方式均可抑制RIP2表达,从而抑制细胞活性,促进其凋亡;(2)在GCB型DLBCL细胞DB中,抑制RIP2所致细胞凋亡是bcl-2/bax依赖的,同时p65表达下降;而ABC型DLBCL细胞oci-ly10则为非bcl-2/bax依赖,p65无明显变化。(3)GSK583作用于DB和oci-ly10,可降低细胞中RIP2和Akt磷酸化水平。结论:(一)RIP2的表达可能与DLBCL不良预后以及特殊亚型相关,例如bcl-2/c-myc双重表达淋巴瘤。(二)抑制RIP2表达可显著影响DLBCL细胞生长,它可能通过抑制p65参与诱导GCB型DLBCL细胞凋亡。GSK583作为RIP2抑制剂,可通过负性调节PI3K/AKT通路活化从而抑制DLBCL细胞的生命过程,这可能成为DLBCL治疗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