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帕金森病(PD)是主要累及中老年人一种的严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区(SN)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缺失。研究发现90%左右的PD患者SN区会出现特征性的黑质区片状高回声信号(SNH)。本研究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大鼠PD模型,待成模后行经颅超声(TCS)探查观察该PD大鼠模型是否会出现SNH,之后取脑组织SN区冰冻切片进行特异性铁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将病理染色结果与超声图像对照观察来研究PD模型大鼠SNH的形成机制,为明确PD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1.偏侧SN区立体定位注射神经毒剂6-OHDA来制备PD大鼠模型,待成模后行TCS探查观察PD模型大鼠SN区回声表现,之后取脑冰冻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以及Western-Blot实验检测PD模型大鼠是否出现PD特征性病理改变,即SN区DA能神经元变性坏死,验证PD模型造模是否成功。 2.将PD模型大鼠SN区冰冻切片进行特异性铁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D模型大鼠SN区脑组织的病理改变,与获得的超声图像对照观察来研究SNH的形成机制。将PD模型大鼠SN区脑组织铁含量进行测定来探讨SNH的形成与铁的关系。 3.用铁鳌合剂去铁酮(DFP)干预PD模型大鼠,DFP采取灌胃给药。行TCS探查观察DFP对PD模型大鼠SN区回声信号的影响,之后进行SN区铁含量测定、特异性铁染色以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DFP对PD模型大鼠SN区病理改变的影响。 4.用小胶质细胞增生抑制剂Nitidine干预PD模型大鼠,Nitidine采取腹腔注射给药。行TCS探查观察Nitidine对PD模型大鼠SN区回声信号的影响,之后进行SN区铁含量测定、特异性铁染色观察Nitidine对PD模型大鼠SN区铁沉积的影响。 结果: 1. PD模型组大鼠SN区存活的DA能神经元数量为24±4%,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的97±2%。PD模型组大鼠SN区的DA能神经元标志蛋白TH蛋白表达显著减少,以上结果说明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建模成功。超声探查PD模型组大鼠6-OHDA注射侧SN区出现明显的大面积片状高回声信号,面积为2.40±0.56 mm2,假手术组大鼠SN区未出现明显异常回声,仅有部分假手术组大鼠出现点条状针道回声。 2. PD模型组大鼠高回声出现的SN区域大量铁离子沉积,且铁离子沉积部位均伴随大量细胞核聚集,假手术组大鼠的相应位置未出现铁离子沉积,细胞核的排列与周围组织相比也无明显不同。PD模型组大鼠SN区铁含量为22.50±0.46 ng/mg,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侧SN区的铁含量14.20±1.14 ng/mg。PD模型组大鼠SN区有大量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3. DFP干预组大鼠SN区出现小片状或散点状稍高回声信号,面积为1.92±0.38 mm2,显著小于PD模型组大鼠的2.92±0.92 mm2。DFP干预组大鼠SN区铁离子沉积及铁含量显著低于PD模型组大鼠,且小胶质细胞增生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也显著少于PD模型组大鼠。DFP干预组大鼠SN区的存活的DA能神经元为59±19%,显著高于PD模型组大鼠的21±5%。 4. Nitidine干预组大鼠 SN区出现了小片状稍高回声信号,面积为1.73±0.20 mm2,显著小于PD组大鼠的2.46±0.40 mm2。Nitidine干预组大鼠与PD模型组大鼠相比,铁离子沉积显著减少,SN区铁含量也显著降低。 结论:铁沉积、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都参与了PD模型大鼠SNH的形成。DFP可以显著抑制SNH形成,染色实验结果证实DFP抑制了SN区铁离子沉积和两种胶质细胞的增生,进一步证实了SNH的形成与铁沉积和两种胶质细胞增生相关。DFP通过排除铁和抑制两种胶质细胞增生保护DA能神经元,因此DFP有神经保护作用。铁沉积越多,SNH越大,SN区 DA能神经元坏死也越严重,提示铁沉积和SNH面积与PD疾病的严重性可能相关。用小胶质细胞增生抑制剂Nitidine干预PD模型大鼠后,SNH的面积减小,SN区铁含量降低,铁离子沉积也减少,说明 SNH形成过程中沉积的铁离子可能来源于小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