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林盘条件下的成都佛寺园林植物景观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西林盘是蜀地固有的一种生态聚落形态,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不仅是川西农耕文化的载体,更是川西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在这样文化底蕴丰厚的林盘中,散布着承载居民精神信仰的宗教建筑——佛寺。川西林盘条件下的佛寺兼具着文化传承、社会整合、信仰崇拜及公共游览功能,多数研究主要是关于建筑和文化,园林方面较为空缺。寺庙园林作为中国三大古典园林类型之一,佛寺园林是其中重要的分支,其景观丰富、意境深远、文化深厚,由于其宗教功能的原因,随时代发展的变迁而演化,具有独特的研究意义。本文在文献查阅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基础上,通过探究成都市二、三圈层的佛寺园林,并根据川西林盘条件(田、林、宅、水)筛选出10个川西林盘条件完整的佛寺,运用植物群落学的方法,对这10个佛寺园林植物配置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植物群落种类组成,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等分析,最后结合植物群落配置、植物景观空间构成的特点予以初步评价,找其共性与个性,挖掘川西林盘条件下的佛寺园林独有的特色,为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园林环境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以及对川西林盘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成果如下:(1)在所研究的10个佛寺园林中,共有植物111种,分别属于72科109属。10个佛寺寺园与寺庭的优势树种均为乔木,主要有银杏、香樟、桂花等。灌木层与草本层植物多为杜鹃、秋海棠、麦冬等有花植物,增加了视觉效果。(2)成都市川西林盘条件下的佛寺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普遍较低,寺园植物的多样性总体上大于寺庭,乔木层的多样性总体上大于灌木层:佛寺园林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大体上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但各个佛寺园林中的丰富度指数略有不同。10个佛寺不论是寺园还是寺庭,相似性都很低,不同佛寺园林的植物在物种选择与景观配置上都会根据各自环境特点而有差异与变化,每个佛寺园林都有各自的特色植物景观。(3)成都市川西林盘条件下的佛寺园林寺庭最常用的植物栽植方式为列植、对植,列植常用于佛寺入口处以及寺径两侧:对植常用在大殿之前。寺园中多采用自然式配置手法。植物以其多样化的色彩点缀建筑、以其多变的线条细化建筑、以不同季相的色彩变化感染建筑。(4)通过研究,对成都川西林盘条件下的佛寺园林植物配置及植物景观的构建提出如下建议:适当增加一定量比例的灌木、草本来丰富中下层的群落层次,增大地被资源的应用力度,增强佛寺内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和保护,加大植物的后期养护工作,适当将园艺作物景观化、提倡香客捐赠植物,加大寺院物业管理与相互交流学习、形成独具特色的川西林盘植物特征。同时,从佛寺园林出发,为川西林盘的保护提出以下建议:以文化为脉络增强林盘景观保护意识,改善居住环境、完善配套设施,乡土建筑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继承.与创新。
其他文献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下催生出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是古代儒家士人聚集、讲学、藏书、习艺、游憩之所。起源于唐、五代时期,历经宋元明清,发展至清朝末年开始演变,历时10
针对黄河黑山峡不同开发方案,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证工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类比分析方法,根据黄河上游已建水利工程对鱼类的影响,结合黑山峡河段的鱼类现状,分析不同
基于收缩徐变理论和力学原理,推导出长期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梁变形的算法,计算公式形式简单、概念清楚,对无碴轨道的后期变形控制有指导意义。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采用有限
村镇作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民生息的空间,其文化状况如何,不仅决定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也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
目的分析Whooley两问题工具在我国临床孕妇抑郁情绪常规筛查的使用性能。方法以我国常用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测评结果为依据,分析Whooley两问题工具的灵
沟通是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时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简要阐述了沟通艺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详细地探讨小学班主任应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自身的沟通能
几何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科目之一,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如果说数学是各国中小学课程中最为统一的一门学科的话,那么,几何就是其中最不统一的一部分,究其原因就在于几何特点
信任问题和职业地位获得研究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板块,备受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各学科学者的关注。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人际信任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作
随着我国经济与其它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不断加深,人民币汇率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职能比较分散,汇率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和体系还不健全,汇率风
新闻叙事是近年新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读图时代,图像技术迅猛发展给纸媒新闻创作带来巨大挑战,新闻文本形式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有些甚至颠覆了传统新闻报道的经典构造,两极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