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安全观与全球能源安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w200512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文明史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能源的历史密切相关,与人类悠久的利用能源的历史相比,能源安全问题的出现则相对较晚,在一战、二战时期,其重要性方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伴随着能源安全问题的出现,人类对能源安全的认知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确保战时能源供应的传统安全范畴扩展至非传统安全领域,成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交织。其间,能源安全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发展中,囊括了从能源供应、需求、价格、运输、到能源使用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在内的综合性风险与威胁。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中国能源安全除受需求增加、能源结构不合理等内部因素制约外,还受到高石油进口依存度、脆弱的运输通道及紧张的国际能源博弈等威胁。就全球范围来看,日趋紧张的供需形势、持续飙升的能源价格、动荡不安的地缘政治形势及能源使用造成的严重环境破坏,使能源安全问题日趋严重。面对日益凸显的能源安全问题,为促进全球能源安全的实现,中国政府提出了以“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为核心的新能源安全观。这一新的能源安全观念是对传统能源安全观念的扬弃,是能源安全观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虽然中国新能源安全观的明确提出时间不长,但中国对新能源安全观的思考与实践是长期的、一贯的。多年来,中国政府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做出了不懈努力,始终把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促进地区的发展繁荣作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的前提条件,大力开展新外交,力促和谐世界的建设;把立足自身能源安全问题、致力世界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看作是实现全球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国内、国际战略;把开展全球能源对话、加强能源领域合作视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的根本举措,积极参与不同层次国际领域的能源合作机制,开展与不同国家及机构的能源对话,成为一支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 中国新能源安全观的践行仍任务艰巨,全球能源安全的实现也任重道远。实践已经证明,中国新能源安全观的提出,将有助于引导各国走向能源合作,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指明了方向。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开放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市场经济体制度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我国经济领域对外开放程度也越来越宽广。为了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西班牙共产党的“新改革”进行了重点研究。全文分为前言、“新改革”的背景、“新改革”的内容、“新改革”的特征、21世纪西共亟待解决的问题